▼ ▼
▼
在剖析许多大师的名作后,我们理解了诸多摄影技法和理念,这时候拍照或许会变成某种负担,这是由于我们远离了自己,失去了“最初的主动性”。这也是一篇命题作文和一篇自由日记的区别。
众所周知,阿信和摄影圈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偶然发现在台湾的一个部落格网站上,可以看到早期的他拍下的照片。这个部落格,似乎是当时他躲避大众的私人空间,也是他真实的一面,在这种前提下,这些照片,也成为了一种私影像--与自己的沟通。
(因年代久远和压缩关系,照片较模糊)
我们不再从常规的构图、光线等角度去剖析照片,甚至连意义也不看。这几张照片来自繁忙工作中偶然去了海洋馆,配文“如果看海的時間可以讓我拿來作我作不完的工作,那有多好。不過,到底真的看到海的時候會有什麼感覺呢?”在思考过程中,这个时刻便既定下来,与画面形成了个人的回忆瞬间点。
这些照片来自阿信在台北家中呆着的一个夏天,看起来很有暑假的感觉。
“再過幾天怪獸的家就要重新裝修了,要去怪獸家吃火鍋。啊,好捨不得呀...尤其是那個比一個布丁還大一點的的練團室。”在舍不得一件事情的前提下去拍摄,会发觉这件事物跟以前不一样了,或许是因为它以后不复存在了。能感知自己的情绪,甚至能融入当下的天气和氛围,都是一种拍摄方式。
这些照片来自阿信在台北家中呆着的一个夏天,看起来很有暑假的感觉。
“再過幾天怪獸的家就要重新裝修了,要去怪獸家吃火鍋。啊,好捨不得呀...尤其是那個比一個布丁還大一點的的練團室。”在舍不得一件事情的前提下去拍摄,会发觉这件事物跟以前不一样了,或许是因为它以后不复存在了。
能感知自己的情绪,甚至能融入当下的天气和氛围,都是一种拍摄方式。
岩井俊二《四月物语》中,女主角为暗恋的男生去东京读大学,她躺在落地窗旁想着心仪的人,那扇总是有柔和阳光的落地窗成为了一种象征:这种暗恋是甜蜜的。
拍这扇窗的阿信也在恋爱中,“一起打工的第一天,兩個鬧鐘都沒響,匆忙趕去的路上心裡暗叫,整個好丟臉。你約我出去玩的第一天,我花了幾十天準備这短短的一天。”
简言之,以物抒情。
如果我们拍的照片能我们想起那些时间点,甚至身临其境记忆中的画面,那么这些照片对我们来说就是无比完美的。换句话说,影像和我们是一体的,与其他人没有关系。
在这里,并不是以阿信作为范例,或许他拍得并不够好,但他懂得这种表达渠道,相机与情绪的利用,就像是写日记,也是一种创造。当然,大家可以留言对阿信作品的看法。
或许,相机只是帮助我们缓解、释放或制造情绪的工具,如果不是要做商业摄影师,我们先应该学习的摄影教程是,如何思考和直达自己的内心,学会为自己拍照,为自己记录。
很多时候,摄影都是一个人的事。
- End -

版权 |浮图
编 辑 | 黄怡猫
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
• 文艺连萌 •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