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木鼓舞 佤族木鼓舞 佤族舞蹈简介 佤族的木鼓舞有何文化内涵

  佤族的木鼓舞历史悠久,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其舞风古朴粗犷,刚健豪爽,热情奔放,韧性悠长。形成这种舞蹈风格与佤族的文化特征密切相关。

  第一,它与佤族独特的习俗和历史文化有必然的联系,与佤族古老的禁忌风俗密不可分。

  木鼓舞是佤族典型的宗教祭祀乐舞,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与佤族的各种信仰和崇拜密不可分。佤族人民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引伸出的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跳的木鼓祭祀舞蹈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木鼓祭祀活动已不存在,但这些舞蹈还保留着最本质的色彩,并且从特定环境才跳的舞蹈变成了现在不分场合都可以跳的自娱性舞蹈,长期流传民间。

  第二,佤族木鼓舞带有明显的山区文化特色,与佤族社会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佤族民间舞蹈大都刚劲雄浑,腿的力度强,身体的俯仰幅度大,集中体现了居于山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其中它的围圈、拉手、抬腿、提襟等,都与佤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这些特点贯穿于木鼓舞表演过程中。

  第三,佤族的木鼓舞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

  佤族的舞蹈中吸收融合了周围傣族、彝族等民族舞蹈文化因素,随社会的发展,已形成佤族舞蹈的特征,成了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过去木鼓舞带有浓烈的原始崇拜及娱神娱人性质,现在的木鼓舞与宗教无关,已经发展为年节喜庆时的表演舞蹈,甚至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出现了以“高格龙勐”、“甩发舞”、“加林赛”等一批蜚声中外的优秀代表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佤族木鼓舞 佤族木鼓舞 佤族舞蹈简介 佤族的木鼓舞有何文化内涵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1051/300932981320.html

更多阅读

佤族千人甩发舞云南佤族摸你黑狂欢节纪实(二) 伊拉克甩发舞

佤 族 千 人 甩 发舞云南佤族摸你黑狂欢节纪实(二)自古以来,佤族少女就以发长发黑为美,习惯长发披肩。在阿佤山时常可见,水槽边、竹楼上,洗净头发的佤女甩发,晾发,头发左右摆动,随风飘舞;舂米时,前后俯仰,美发随形飘散……佤族甩发舞就是

实拍云南佤族猛男辣女泥浆大战(图) 云南佤族歌曲大全

“司岗里”是佤族创世史诗,是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司岗”佤语意为“山洞、葫芦、孕育器”等含义,“里”为“走出来”的意思。“司岗里”即意为佤族乃至人类是从葫芦、山洞走出来的。因为“司岗里”的传说,涵盖了全部的佤族文化,所以

放飞音乐梦想,宣扬佤族文化 放飞梦想文化墙

一、合声走出阿佤山、走上舞台的佤族小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们是来自美丽的云南阿佤山的佤族人。佤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文化需要口口相传,需要通过语言、音乐、舞蹈才能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来

美图游新疆三 “林中百姓”图佤族 新疆百姓医院

图佤族——“林中百姓” 这是喀纳斯这片净土上的最后一个土著居民部落,总人口只有2000多人。他们称是蒙人后裔、成吉思汗西征的余部,与蒙古人同俗同文,但蒙古人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图佤语属阿尔泰语系厥语族,与哈萨克语言相近。木结构、尖

声明:《佤族木鼓舞 佤族木鼓舞 佤族舞蹈简介 佤族的木鼓舞有何文化内涵》为网友不解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