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精神,以及《*“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情况,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建设基础
(一)产业背景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1978年以来,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012年是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权威部门和专家预测,我国未来GDP 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9%左右,与此相适应的建筑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8%~9%之间,今后 15 年内建筑企业对建筑人才的需求数量将会逐年增加。
山东省是一个建筑业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0年,山东全省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95.1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实现利税427.3亿元,增长1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88.8亿元,增长31.0%,实现利税77.9亿元,增长13.3%;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06.3亿元,增长16.4%,实现利税349.4亿元,增长18.9%。2011年,山东省建筑业发展良好。建筑企业共有11933家,从业人员达到370万人,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800亿元;2011年,全省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01.7亿元;全省2011年共获得鲁班奖9项、国优工程奖19项、国家装饰奖18项。2012年山东省将继续支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扶持7到8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晋升特级资质。
*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仅县级市肥城建筑业产值就达到*亿元。2012完成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增长12%;增加值*亿元,增长*%;实现地税收入245亿元,增长*%;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38%,培训建筑业从业人员40万人。纵观建筑行业近几年的总体发展趋势:效益逐年增加,规模迅速扩大,人才需求旺盛。近 1
几年来,泰安市建筑业高位运行、快速发展,已成为市支柱产业。泰安的建筑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可以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人才需求分析
2012年上半年专业人才需求
指数报告显示,建筑行业上半年人

才需求较去年同期增长27%,建筑
业的产业链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该
材料员安全员10%
26%
类产业将会带动化工、纺织、五金、
家电、木材加工等市场的全方位发
展,这也必将扩大劳动力市场对人
才需求的升级。截至2012年,*市预算员15% 建造师15% 图1 2010年*市各技能型人才缺口比例
拥有各种甲级资质的建筑企业10余家、各类中小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市高铁新区致力于建设成为集娱乐、观光、餐饮、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开发区。项目如果全部建成,需要建筑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000人。长作为建筑之乡的*市现有400多家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考虑到省内其它市(县),3年为一个人才需要周期,按照目前水平,到2012年,建筑业初级及以上人员已占到30%以上,技能型人才缺口将近1.2万人,对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我市快速发展的建筑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见右图1);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为缺乏。依据泰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显著变化,可以定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的人才岗位需求:
在“十二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以7.8%的速度迅速发展,市政府提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工程建设的发展则是一个必然,它的发展也将带动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其适应的岗位主要有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造价员、材料员、资料员以及监理员等,其收入比其他专业的同等岗位要高30%以上。这是由于工作条件相对恶劣,工作比较辛苦所致。这些岗位一般要求应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便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建筑企业现在招聘人才的学历起点一般是大专。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在招聘中逐渐吃香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
1.他们动手能力强,且拥有施工员等职业岗位证书,毕业后即可顶岗工作,缩短或省去了企业对他们进行的再培训的时间,节约了人才培养的费用。
2.此类人员相对稳定,也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且通过自学或接受毕业后教育,往往能够获得诸如“一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证书,今后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对建立一支稳定的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成为他们今后发展的主力军。
(三)专业建设基础
1.课程条件基础优越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事业单位用人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依据实际生产过程的需要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针对职业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课程。
2.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具备“双师素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本专业领域现有教师*名,其中专职教师*名,来自企业和行业的兼职教师*名;40 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其中一级建造师*人,二级建造师 *人,工程师*人。本专业已形成了由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组成的数量适度、素质较高、具有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3.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优良
在现有基础上,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扩建或新建,实验实训室达到 *个:建筑材料实验室、房屋建筑构造展览室、建筑测量实训室等,涵盖材料、力学、测量、施工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与招投标等多个方面,为专业及专业群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同时,加强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建立了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4.高职特点课程体系初步建立
我院已经建立了教材评价选用机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办法。优先选用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优先选用与职业岗位知识紧密结合的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支持和鼓励教师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特别注重编写与优质核心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及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训指导教材,每年出版*部;建设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系列参考书及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大力开展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体、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