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Lusen
本期编辑:齐航
“没有一点点防备,国足就这样出线。”这是昨晚刷遍朋友圈的大事件。
按照中国足球多年的尿性,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把这次比赛的结果太放在心上。直接导致很多着急借势的公关狗们,其实连赛程都没真正搞明白。其实这个所谓“晋级”,仅仅是到了亚洲区世预赛的决赛轮,当然了,这也是十五年来的第一遭。
上一次国足杀入世预赛决赛轮,也是唯一一次进入了世界杯正赛,就是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当时斋主还上着大学,不少看我这篇文章的童鞋估计还在写着小学作业。依仗着时任亚足联副主席张吉龙的妙手,以及“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的大脑,算是大姑娘上轿般的尝了一回鲜。
当届世界杯由于日韩联办,亚洲区只有2.5个晋级名额,而进入十强赛的国足通过一番合纵连横,与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和阿曼分在一组,成功躲过了日韩伊沙这四大传统劲敌。
加之米卢蒂诺维奇的光环护佑,全国上下对之期望甚大,可谓真正千载难逢的机遇。前几场比赛打的也算是顺风顺水:3比0主场大胜阿联酋、2比0客场轻取阿曼、1比1客场最后一分钟逼平1997年的苦手卡塔尔、2比0主场胜乌兹别克斯坦,在第一循环拿到十分,四分优势领先第二名乌兹别克斯坦,非常有机会实现直接晋级。
按照当届规则,十强赛两个小组的第一名直接晋级,第二名pk后要与欧洲区的队伍再决出最后一个出线名额,后来的结果表明,亚洲区的硬朗打法代表伊朗队两回合不低爱尔兰,估计中国队去踢的话也是机会寥寥。
第二循环开启,尾随中国身后的乌、卡、阿三国缠斗在了一起,导致中国只要在2001年10月7日主场战胜阿曼,便可以提前两轮宣布小组出线,晋级韩日世界杯。
当时几乎每年的春节晚会,都要对中国足球揶揄一番,牛群冯巩拍卖施拉普纳的头发仿佛是国足历史地位的最高峰,往后便一路下滑。
2001年春晚,黄宏演了一个小品叫做《家有老爸》,其中一段情节颇有黑色幽默的味道,当黄宏饰演的空巢老人寂寞地打开收音机与宠物狗“大大”一起听时,只要听到有足球比赛时,“大大”就气愤地狂吠不止,这段情节还在后来的重播里被神秘的删去了。

可想而知,中国足球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全社会的一个大痰盂儿,任何地方的不满都会莫名其妙的被转移到这里一吐为快。对于这样一种角色,不知道当时站在场上的十一名队员作何感想。
时至今日还能背出那一场比赛首发阵容的名字,他们是:门将-安琦;后卫-孙继海、范志毅、李玮峰、吴承瑛;中场-李霄鹏、于根伟、马明宇、李铁;前锋-杨晨、郝海东。
真正的高光时刻出现在第三十六分钟,于根伟一蹴而就,历史就此在福地五里河体育场定格,剩下都是全民狂欢时间,范大将军哭了,郝董笑了,央视只打出了五个大字“我们出线了”。
如果说男足出线还是太过小众,那么当年还有一件大事,绝对能够让全国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那就是7月13号,北京终于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中国人申办奥运的成功率虽然比国足出线的几率要高多了,但还是经过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折戟沉沙。
邓小平是最热心和积极地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人之一,早在1990年7月,邓小平参观为迎接第11届亚运会而新建的国家奥林匹克中心时,就对北京市和国家体委负责人说:“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是个浪费。”
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
那时候的中国人远没有现在这样了解世界,紧张的申办结果宣布阶段选在了1993年9月23日,那是一个虽然已过盛夏但依然炎热的夜晚,北京时间9月24日凌晨2点27分,站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圣路易二世体育馆台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刚刚读出了“beijing”,北京的大街小巷立刻鞭炮声震耳欲聋。
但冷静的人们立刻发现只不过是依照惯例感谢各个申办城市而已,当“悉尼”被作为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被念出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北京与这次世界之交的奥运会擦肩而过了。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八年之后卷土重来的北京,各方面准备可谓相当完善,从申办开始便一路领先。“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标志布满大街小巷。7月13日那晚,北京的大街小巷竟然没有太多行人车辆,这种情况只有春节时候才会发生。
而当这一次萨马兰奇打开信封念出北京的时候,我已经和一起围坐观看的朋友们拥抱在了一起,然后就是不由分说的立刻出门,向全北京人最多的地方涌过去。据说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至少有40万人自发庆祝,连站岗的武警和警察也一改严肃,向举着酒瓶子的无上装男青年们频频微笑,挥手致意。
每年年底回顾的时候,媒体们通常都会做一番盘点,而当年总会提到:2001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三件值得庆贺的大事,除了国足出线、奥运申办,还有11月10日中国正式被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参与谈判的龙永图等代表也成了一时的热门新闻人物。
这标志着中国长达15年复关和加入WTO进程的结束,同时也标志着当年政治课的时政部分又要再多学习一课。其实早在1948年4月21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就已经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并从1948年5月21日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只是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与这一世界性组织暌违了半个多世纪。
除了这么多喜事,也发生了一些令人不快的痛苦回忆。对于中国人来说,4月1日这个本是西方人过的愚人节本应无事,却在自家的南海领空发生了撞机事件,飞行员王伟跳伞后下落不明,后被确认牺牲。
说说事情的大致经过吧,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海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北京时间上午9时07分,中方飞机与美方飞机发生碰擦事故,致使中方飞机(编号81192)坠毁,飞行员王伟失踪。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并于9时33分降落在海南岛陵水机场。
中美双方其后进行了多轮的较量和磋商,并于2001年4月11日17点30分,就双方认可的美方道歉信签字。2001年4月12日,中方在海口美兰机场向美方移交了美EP-3侦察机上的24名人员,允许他们乘坐美国政府租用的一架商业包机从海口出境回国。当天距西方的复活节还有两天。
这件事情对于那时候的中国人情绪影响之大,一直延伸到九一一事件的发生。而当时上任仅两个多月就麻烦不断的小布什也绝对没有想到,处理完南海事件后五个月,一个更令他以及全世界震惊的事件在大伙儿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现在回想起来,无论好坏,2001年真是波澜起伏的一年,很多之前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在你眼前真切的发生了。
第一眼看到911事件的时候,是晚上在家无聊看电视转到了凤凰卫视,当时还以为是某个好莱坞大片的宣传而没在意。直到后来一个与母亲关系不错的阿姨打来电话,让我们赶紧转台,才知道大洋彼岸确实发生大事了。
而就在大家正在紧张地跟踪新闻的时候,第二架飞机撞向南塔,后来回看新闻影像和当时看到直播画面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相信我,当时全世界所有同步看到这个画面的人,嘴里第一时间喊出的一定是各国最著名的脏话。
而由于五个多月前的南海撞机事件,在当时刚刚起步的互联网上,还有不少欢呼美国被袭击的声音,这也引发了几乎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关于某一事件的大规模辩论。
这一年还去世了三位与北京有莫大关系的老人。2001年7月8日,曾参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贾兰坡先生病逝于北京家中。震惊中外考古界的周口店发掘让贾兰坡到达了人生的辉煌定点,但神秘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也成为了怹一生的遗憾。
2001年10月14日,被别人称了一辈子“少帅”的张学良也走完了一百零一岁的传奇人生,虽然近年来不断被学者称为“大节有亏”,但毕竟是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传奇人物,并于1924到1928年实际上控制了北京,按其父亲张作霖老部下的话说,那也是一任的太子爷。
而12月1日,生于日本大阪,长于北京南城的林海音女先生在台湾溘然长逝。虽然名气没有前面两位来得大,但其汇聚近三十年北京生活经历写就的《城南旧事》,却是令一代又一代北京人怀念故乡的精神慰藉。
2001年注定不甚平凡,12月7日,一场罕见的大雪毫无防备的整体覆盖了北京城。大雪、周末、堵车,多种因素齐齐到来,让大多数市民回家成为一个“艰难的旅程”。斋主所住的安外大街及其北面的安定路、安立路,是京北著名社区亚运村通往城里的主干道,可谓北城交通枢纽之一。
当晚这里成了京城巨大的“马路停车场”。路边伸手招出租车的人不计其数,可路过的出租车全数爆满。地坛公交车站在夜间近十点,仍然积压了上千号等车人。偶有靠站的大公共,没有半小时功夫关不了门,急煞周末下班归家的人们。
而我所知最晚一班返回总站的公交车,竟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十一点半。
2016
评论区话题
有印象的说说,2001年,有哪些事情让你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