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笔者将立足教学实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导语(以下简称“导语”)的教学策略。
一、单元导语是练习朗读的好材料
导语中,用来呈现本组课文主要内容的部分,总是以诗歌般的优美语言展示给读者,时而是气势磅礴的排比,时而是涓涓细流般的比喻,每每遇到这样的材料,便是指导学生练习朗读的绝佳机会。
三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单元导语这样写道:“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这是一个很有气势的排比句,展示的是祖国迷人的风光。我在教学时,指导学生先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进而读出这些画面。孩子们很喜欢想象,读得津津有味,大大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为了延续这种朗读的积极性,我尝试着要求学生为这段导语中的省略号填补空白。于是,我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你能学着导语中的这种搭配,也用“怎么样”的“什么”说一说吗?以此进行想象说话和句式练习,再将孩子们所说的内容和课文中的内容糅合成一首小诗再美美地读一读。学生学习的自豪感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在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引导下,孩子们觉得他们编的内容就跟编书老师的一样好。读着读着,孩子们喜爱祖国河山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熟读、美读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为本组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单元导语是整体把握一组课文的好向导
人教版课标教材围绕专题组织教学内容,这样的编排打破了过去课文独立成篇的格局,突出了单元主题,加强了本单元的整合。单元导语实际上成为该单元的“路标”“ 向导”,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要求。
三上的第五组课文是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组课文的导语中这样描述:“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让我们以自豪的心情去阅读课文,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在备课时我考虑到,传统文化离学生很远,但只要好好地引导,又会离孩子们很近,因为他们的很多课外阅读中都有类似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打开传统文化这座宝库的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用好导语这把“钥匙”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从这段导语中你了解到本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这样一个问题,引领学生了解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们很会说,“了解古代的大思想家”“还有古代的神话故事”“古代的建筑、绘画”等等。学生们能从导语中提炼出单元学习的目标,令我感到很欣慰。
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些回答仅仅停留在表面,我继续和他们对话:“从课外知识中你了解到哪些和大思想家、神话故事、古代建筑、绘画有关的内容呢?”一些课外知识面广的孩子纷纷举手说道:“我知道我国古代有孔子、老子、庄子,他们懂得的知识很多。”“我读过很多的神话故事,比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我知道绘画大师张大千、戴嵩是画牛的……”看到大家发言的积极性如此之高,我趁热打铁地引导道:“同学们刚才说了那么多,所有的内容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学到这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印象。
单元导语涵盖力强的导向作用在这里就凸显出来了,我认为这里的“导”,导出了课内知识,也导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单元导语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好老师
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不断唤醒,学习上的自主能力不断增强。此时,导语又成为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好老师。教师在学习本组课文前,不可对此不屑一顾,不仅我们教师要“必读”,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读导语的习惯。如果这样的习惯从小培养,那么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就会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反复地读,从读通顺到读出味道、读出思考、读出目标。
四下第三组课文这样描述了该单元的导语:“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让我们来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显而易见,这次导语中需要渗透学生学习的方法,于是我将此导语的基调定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自由地读了导语后,我和孩子们开始交流:“同学们,咱们又要开始新一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你想怎么学?有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们用抓主要内容的方法学吧!”我心中暗暗窃喜,看来这几年单元导语的引读卓有成效。“你平时概括主要内容用什么方法,能和大家说说吗?”“我会根据老师给的词语连起来概括。”“我会将我觉得重要的说一说。”“我会将课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做主要内容说出来。”……“同学们刚才说的都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这个单元希望你们继续用这种好方法来学习吧!”在整整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果然用上了在导语学习时介绍的用词语概括、抓重点段落等方法来学习,渐渐
地,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
四、单元导语是积累好词佳句的好平台
纵观小学阶段的所有单元导语,不难发现,美文佳句特别多。如果把握眼前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找准语言训练点,几年积累下来,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有较多好词佳句的导语时,先要求学生读准、读通,再要求学生拿起笔将好词佳句画一画,接着将这些好词佳句在同桌之间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特别是遇到有些结构相似的句子、词组时,如(怎么样)的(什么),(什么)(怎么样了)等还可以进行练习。
这样语言点的训练在中低年级是非常需要的。很多教师要从课外去寻找这样练习和积累的材料,现在“活”的可利用的材料就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能让它溜走呢?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面对单元导语,切不可视而不见,要充分认识到单元导语丰富的内涵价值,根据单元导语的不同特点,导出兴趣,导出方法,导出精彩。
(浙江省慈溪市西门小学315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