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太太坐轿子出门 天安门设计者蒯祥出门从不坐轿

蒯祥不仅具有精湛高超的建筑技艺,而且人品也很受众人称赞。尽管他官职很大,但是他仍为人恭谨正直,俭朴如初,就连出门也从不坐轿。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热心指导或亲临现场。

“金凤颁诏”

民国太太坐轿子出门 天安门设计者蒯祥出门从不坐轿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家举行盛大典仪和重要活动的地方。天安门只在遇有皇帝亲征和大将出征要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皇帝发布重要文告,以及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盛大庆典时,才启用天安门。除此,天安门是常闭不开。

“金凤颁诏”是明、清时期在天安门举行的最为盛大的典仪之一。颁诏分“登极诏”和“颁恩诏”两种。前者是老皇帝死后,继位的新皇帝于当天将继位原因和日期向全国宣告;后者是将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之事向全国宣告。宣告的文件称为“诏书”。诏书是用两尺宽两丈长的硬黄纸,边上饰有金龙、纸内写明诏令之缘由和条款。

在清代,诏书前半部为汉文,后半部为满文,末尾钤皇帝玉玺,再将它卷成4寸(约13厘米)粗,3尺(约1米)长,外用金龙云纹之黄缎包袱皮包上,横供于黄架上,并由礼部尚书把它领至礼部,誊抄若干份,分发全国以便向人民宣告。

颁诏仪式由太和殿始。颁诏当天,礼部鸿胪寺官员预先在太和殿内东侧设一张放诏书的黄案,并在丹陛正中设一张黄案。同时,礼部在午门外设龙亭和香亭,工部在天安门城楼垛口正中设金凤台,在天安门城楼东第一间设宣诏台,并准备好“金凤朵云”(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奉诏官(捧接诏书的官员)和宣诏官(宣读诏书的官员)等人穿戴整齐,事先恭候在那里。

诏书一般先由皇帝颁发,颁诏仪式开始,内阁学士穿朝服,恭恭敬敬地捧着诏书,安放于太和殿东侧的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经过一套烦琐的礼仪,然后由礼部尚书在太和殿用云盘承你诏书。这时文武百官均已按官阶高低在外金水桥南排队肃立。

礼部尚书奉诏后,捧出太和殿,再放置在午门外有人抬着的龙亭里。然后在鼓乐、仪仗及文武官员的护送下,出太和门、午门、端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奉诏官行一跪三叩礼后,将诏书捧到宣诏台黄案上。宣诏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因高高在上,又很“神圣”,听起来仿佛天音一般。这时,在天安门下金水桥南,文武百官和那些充当百姓的“耆老”,按官位序列依次列队面北而跪,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谢“皇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1751/72646085934.html

更多阅读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天该为多头鼓掌,在外围相对恶劣的情况下,以小盘证券为武器,下午力挽狂澜,我们玩自己的,何必看那风烛残年的鬼子的脸色?下周初,5日线即将和10日线金叉,技术面大大改善,具体短线与中线行情的演变可以参考之前写的行情判断。各方面改善了,自然

中国民俗风情篇 安昌民俗风情馆酒店

中国民俗风情篇【下】中国民俗风情篇【下】中国民俗风情篇。26、农历十月一 :农历十月一日是我国传统祭日,当每年此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上坟烧纸,以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40年代娶亲坐轿子,50年代娶亲骑马,70年代娶亲骑自行车,90年代娶亲坐

底牌 小说 底牌

底牌文/吴伯凡  这是一个早就发生在无数对父子间的故事。  儿子坐在汽车副驾上摆弄着他的手机。我和太太坐在车里,窗外是春意萌动的世界,但对他来说,所有这些都不存在。手机上一个个可以随时打开的窗口构成了他的世界,他沉浸在他

我也来胡说八道一下冯小刚吧 手机 冯小刚 迅雷下载

图片说明:冯导演正在接受吉记者的访问,可惜冯导演有面子,吉咏昱没脸见人上个周末的时候在波士顿采访了冯小刚,感觉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冯大导演了。之前见过两次,一次是到他家参观,当时我家里正在装修房子,于是就

声明:《民国太太坐轿子出门 天安门设计者蒯祥出门从不坐轿》为网友花开终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