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德
据说,东晋高僧支道林对庄子的《逍遥游》有着独到的理解。
王羲之起初很看不上这个人,常跟别人说,他不过是一个狂僧罢了,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为此,他还当场刁难过支道林。结果,支道林随即发表了洋洋洒洒数千言的议论,角度新颖,才藻警绝,王羲之当时就服了,“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放下了架子,为多多听到支道林的见解,盘桓着,久久不肯离去。
这件事记载在《太平广记》一书中。支道林认为,“各适性以为逍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接着举例说,夏桀和盗跖都是以残害百姓为其本性的,如果让这些人也去顺应自我的本性,这也能称之为逍遥吗?

支道林幼时曾经与师傅讨论过一个问题,他认为生吃鸡蛋不能算杀生,为此师徒二人争执不下。师傅见不能说服他,不一会儿就拿来一只鸡蛋,然后扔在地上。结果,鸡蛋破碎后,从里面爬出一只幼雏来。支道林“乃感悟,由是蔬食终身”。
这个故事,也恰好回答了只是顺应自我的本性,有多么不靠谱。
对于一个人来说,做事能顺着本心本性去,自然可落得个己身逍遥。然而,这样的逍遥,太自我。自我的背后,是狭隘,容易跟着自私自利。真正的逍遥,是辽阔。这个世界所有的辽阔,都是从他人的角度起步的,放过了别人,才能最终放过自己。
马德:在风中逝去的村庄
马德:在最合适的时间,遇上最对的你
“贴近生活,探寻人性和人心。”我的新书《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2016年4月出版。当当网、天猫,京东等电商均有售。
马德,作家,已出版《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允许自己虚度时光》、《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等十余部。微博@马德微博,个人公众号:马德(ID:made1668)。
压题图:若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