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合群其实很优秀 优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如果当时你选择合群,现在身边,又会是谁?又会是什么景象?”



◆ ◆ ◆

什么叫不合群?


讲起不合群,大多数人的记忆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一个场景:


寝室有一学霸,每天7点准时起床去自习,每天可以说是早出晚归,除了中午回来午睡,基本成天见不着人。大二下,还没选专业呢,就已经开始进实验室跟着老师做项目。而他一般回寝室以后就开始戴耳机听歌看视频什么的,有来窜门的同学一起聊天他基本都不加入,都在干自己的事情,即使我们聊天的时候谈笑很大声,他好像也不为所动。



每个人都有那些看似不融入的行为

其实那是少数的聪明人做出的选择


◆ ◆ ◆

你的合群仅仅是短视的行为。


而也曾经有一个宿舍,宿舍里面6个人。每当宿舍6个人都凑齐的时候,寝室长总会组织一个游戏,就是把6个人分成两组,每组3个人,组织大家打牌,或者有时候就大家一起开黑打dota。更多的时候,大家是相约好一起聚在寝室而非赶巧。


然后,一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然后,四年就这样过去了。


大家一定会想这6个人,大抵都不会混得太好。


但事实往往是一定有1-2个是混的非常好的,他们只是在该融入的时候融入,相比那种极端的书呆子,他们更有着自己的策略,所谓融入策略。


合群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即大家在干什么,我也就跟从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寂寞和不安往往会驱使人们这样做。但你以为你大学四年不孤单,当你毕业没有工作时,没有老婆的日子你会更孤单。


你的不合群其实很优秀 优秀的人往往不合群

所以,从根本上而言,你并没有了解自己,并为自己设立一个较远期的目标,而导致你的合群仅仅是短视的行为。而融入策略将使你合群于尽可能符合自己目标的事情。


举个例子,如果你室友在看综艺节目,你是选择看还是不看?如果你未来也希望从事节目、活动策划类型的工作时,那么和他们一起看并且作更多的准备,能让大家看的时候更high,你也能有所收获。这事情想的比较容易,但实际上很多人想不通。



理解融入策略

该融入的时候融入

才是明智的选择


◆ ◆ ◆

如果他会中文,岂不是对他的工作很有帮助


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外国老师M先生,他已经来到中国约10年了,主要专长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看上去非常厉害的样子。然而有一天,我得知他在中国的十年中完全没有学习中文,至多能听懂部分对话,自己是不会说中文的。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奇,因为在一个国家定居10年却不学习当地语言,不是人们常见的选择。


“为什么老师来中国这么多年依然不学习中文呢?如果他会中文,岂不是对他的工作很有帮助?”


他表示:“他觉得自己可以用学中文的时间做其他更喜欢的事情,比如研究经济问题和搞乐队之类的。比起学习中文,可能做其他事情收获更大。”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以前一直觉得来到一个新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融入当地生活。融入的方式包括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本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吃当地的事物,等等如此。但是后来看起来,不尝试融入也有不尝试融入的生活方法,这也许是有道理的。



经济学的主流观点都是在西方体系下的

而大多数中国的顶尖学者

也热衷于发表英文期刊

这才是不融入策略的基本出发点


◆ ◆ ◆

还有素质的缺陷和自制力的问题


比如有人天生不喝酒或者性格孤僻,那这时候,选择不参加酒局或者集体活动也会让他自得其乐,也无可厚非。但更多时候,人们的不融入发生在时间效率的使用上。很多人不参加或者不进行某项行为源于他认为,这段时间我可以做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


比如常见的,中国人在国外通常学习理工科,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全都数学好。和世界上所有人种一样,中国人有人擅长理科,但也有人擅长文科,并不是同质化的。但是中国人为什么出国后更多地学习理工科呢?本质原因还是因为理工科的融入成本低。数学的世界里,全世界的符号体系都一样。但是涉及到人文领域,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距就太大了,国人想要融入外国文化难度很高,如果不融入又很艰难,所以还是学理工科容易。



如果当时你选择合群

现在身边,又会是谁

又会是什么景象


来源:职业笔记


版权声明:管理的常识致力于好文精选,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010-88379618

近期精彩文章(回复数字获取):

60512 年薪10w和年薪100w的人,差在哪里?

60510 王老吉,输在哪?

60507 一个人高情商的15个表现,你有几个?

60502 管理的8大悖论,你有体会到吗?

60501 董明珠也溃败!下一个倒下的会是格力?

60424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非常精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1851/153933599444.html

更多阅读

太重感情的人;其实很辛苦 重感情的人没有好下场

太重感情的人;其实很辛苦。容易满足,更容易受伤;付出的远远超过得到的很固执,不懂得放弃,想要离开,却一再为自己找不离开的理由;在别人面前笑得很开心,一个人的时候却很漠落;心情不好的时候,却喜欢听悲歌。坐在电脑前,不知道做什么,却又不想关掉

小而可品小而耐品--评戴希的小小说《其实很简单》 陈戴希

小而可品小而耐品--评戴希的小小说《其实很简单》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 郭虹戴希是一位敏感于现实的人,他总能适时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捕捉到时代的最强音。他的《死亡之约》和《每个人都幸福》是如此,其新作《其实很简单》亦如是—

如何改善心理不健康 怎样改善你的不合群心理

  1、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接人待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

与不忘初心有关的句子 你的不忘初心,我的不远万里

  你的不忘初心,我的不远万里  “我其实一直都是不信的。” 糯米这样告诉我。  糯米是一个特别慢热的女生,所以对于一见钟情这种完全凭感觉玄之又玄的事情她向来是不屑的,互相都不了解的两个人哪里来的那么多所谓火花和碰撞。

声明:《你的不合群其实很优秀 优秀的人往往不合群》为网友玻璃碴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