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写了一个大时代,治国,兴国,安国,丧国。水浒写了一帮大英雄,勇气,义气,豪气,霸气。红楼写了一个大家族,亲情,爱情,宦情,民情。西游写了一伙大妖怪,情趣,游趣,野趣,妖趣。
【二】
所谓道,即作者所主张的治国救世之思想。对于道,各人自有各人的认识,谁是谁非,孰高孰低,自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了。
三国提倡以“仁”治天下,集中体现于刘备上,“仁”是他的招牌,仁是他的旗帜,仁是他号令天下之武器,也是他落难逃荒的护身符。他以仁义感召天下,还真的唬弄了很多人,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有那么多百姓跟随,这仁义成了他的虎皮,成了他失败的理由,也成了他们欺骗天下的精神鸦片。诸葛亮舌战群儒,打的就是这张牌。而后借荆州,取西川,建蜀汉,做皇帝,无不以此通关节,买人情,做赖账,打牙祭。这罗老夫子确是把“仁”玩活了,当然他也讲义,讲忠,但对忠和义都是取批判态度的,刘关张因义而结兄弟,但也因义而坏蜀,诸葛先生因忠而成千古,却也因为愚忠阿斗而亡国,其教训之深刻,发人深思。
在人才引进方面,西游也是别出奇招,主张从监狱或地痞中选拔人才。这虽是在强化佛教感化功能的伟大,但也反映出了吴承恩的用人思想。孙悟空是天字号劳改犯,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了,他却让孙做了取经小组的副组长。猪八戒也是正在服刑的重犯,且服刑期间,又有新的劣迹,在高老庄一带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沙和尚是流沙河里的妖魔,白龙马也是一条长期作恶的孽龙,唐僧却一一收留并委以重任。吾佛慈悲,回头是岸,不论出身,不论前科,吴承恩在人才选用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
《红楼梦》在人才选拔方面,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相对稳定时期人才选拔的弊端。红楼梦中选择最高领导人的方式是联姻。为宝玉选媳妇,这当然就是为贾家选择未来的当家人,选黛还是选钗,不能太顾及宝玉的情感需要,而是要从接班人这个角度进行考虑。黛玉气度狭小,身体多病,缺乏心智。宝钗就不同了,宽厚仁爱,身体健康,而且有管理方面的才能,所以宝玉这个政治婚姻,是只能选钗而不能选黛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宝黛之婚姻悲剧,也是其必然。
《四大名著》早已成为了中国人心中不朽的文学丰碑和民族文化品牌。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