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营养 以什么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

发表于2016-01-22 14:35:34


文:王金现|壹心理专栏作者

咨询通牒

一位青春期女孩,被妈妈带进咨询室。妈妈先掏钱支付一个阶段的咨询费,说,如果咨询师也没有办法,就再也不管自己的女儿了。这似乎是赌气,又似乎是对咨询师的警告和最后通牒。

妈妈说女孩有种种恶习。叛逆、逃学、喝酒、在社会上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等等。总之,妈妈似乎失望透了。

女孩一脸的不在乎,好像妈妈所讲的跟自己不相关似的。只是在妈妈表现出极端的失望与愤怒时,她的脸上才有丝丝难以觉察到的报复性的快意。

女孩告诉咨询师一个秘密。她要韩国做美容,但妈妈是不会给她这笔钱的。所以她决定自己赚钱。她赚钱的方式就是到高级酒店接客。而且,她已经开始在做。她要求咨询师不能告诉妈妈,否则就再也来做不咨询了。

女孩说,如果自己美容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她。

咨询师难过得流下眼泪。女孩的妈妈,是那样的挫败与无助。而女孩为了被人喜欢,她想要做美容;为了美容,她需要钱;为了钱,她在沦落。这是一个极度渴望被认可被欣赏被关爱的女孩。为了满足内心的渴望,她在支付常人难以想像难以接受的昂贵代价。

心理营养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会像鲜花儿一样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正像花儿开放,需要空气、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环境,生命的鲜花也需要一定的营养才能绽放。这种营养,如被看到、被重视、被欣赏、被关爱等等,就叫心理营养。

花儿的营养,需要从园丁那里得到。孩子的心理营养,首先从母亲那里得到;其次是从父亲那里。当然,也可以从其他的重要他人那里得到。比如婴儿时期,在母亲充满欣赏和关爱的眼神里,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可爱的,别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在自己的需求被合理满足之中,体验到自己是价值的,有力量的。这样孩子育得了基本的自尊,赢得了TA探索世界的基本动力。这样的孩子,心理营养是充足的,也将为其今后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

用什么方式

但是,并不是每个母亲、父亲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并不能够了解孩子的心理营养而给予适当的满足。

那么,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心理营养的孩子,就会依靠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自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只是,孩子在寻找心理营养的满足时,所用的方式和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昂贵的。比如在早恋中得到一丝的安慰与温暖。比如在游戏中得到一种发泄和控制感。比如美容女孩,想要用容貌换得被人接纳和欣赏。甚至是抑郁,强迫等心理疾病。

所谓的偏差行为,所谓的心理问题,只不过是以失功能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内在的渴望罢了。而这种渴望的被满足,孩子只是想找到一点点的能够让自己活下去的感觉而已。就像植物缺乏营养会生病会死掉,孩子缺乏心理营养,就会用奇特的方式去争取。

照料者的责任

孩子的偏差行为,是在用行动呼唤爱!孩子的心理问题,更是心理营养缺乏的表达。那么父母们是如何去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呢?

孩子的心理营养 以什么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

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最大满足,能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需求吗?很多父母大把给孩子钱,送孩子上贵族学校,以为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但是,当孩子长大,发现孩子“独”得很。一位在远方读大学的孩子,父母长途奔波到校看他,孩子以学习忙而不愿见面。最后勉强答应陪父母吃顿饭,至始至终孩子就说了一句话:“你们来干吗?”让父母凉透了心。

还有更多的家庭,把对孩子的期待当作爱。孩子从父母那里承受的是考试、升学、就业等等竞争的压力,而不是得到爱的滋养。即使有爱,也是有附加条件的,比如学习好了考上好大学了,才如何如何。在学校,也是如此,学校,更多是给孩子知识的地方。分数才是学生的命根儿。有一位小孩因为不愿意上课程补习班而跺在洗手间割腕。因为,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所体验到的全是约束、限制、被掌控。他用极端的行为来为自己争取自由感。

孩子出现问题,是对家庭最好的警策。那意味着家庭出现问题了,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出现了问题。现代家庭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们仿佛根本不懂得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心理营养,和如何给予孩子心理营养的满足。

作为父母,不要等孩子产生极端行为时,才大惊失色痛彻心扉举手失措。中年最大的失败,不是事业上的,而是养育孩子上的失败。

亡羊补牢

没有人能替代父母亲对孩子的教养责任。让孩子得到心理营养的满足,永远是父母的责任。以孩子出现问题为契机,父母开始学习如何成为父母,家庭就开始成长了。这是希望的开始。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这是真的。作为咨询师,我最喜欢这样成长的家长。也最喜欢做帮助家长进行成长学习的工作。带领父母学习亲子关系之类的工作坊,让我感到最舒心。

最后,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是有益的。所谓的心理咨询,就是让咨询师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好的咨询师,本身就是一贴良药。从心理咨询师这里,让孩子获得所需要的心理营养。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理解、关爱之中,让孩子重新找到“在人群中做为一个人的感觉。”

而这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事实上,给予孩子补充心理营养,父母永远都不能靠边站。因为家庭才是影响孩子的最重要环境。环境不改变,单纯改变孩子,很难。对未成年的孩子,真的是这样。最好的办法是,父母跟孩一起跟咨询师学习、成长。而不是像美容女孩的妈妈,把钱交给咨询师,自己万事大吉。

作者简介:王金现,资深心理咨询师。做咨询以探讨生命奥秘,写文字以分享生命体验。低收费高品质慈悲为怀,能生存更彰显生命之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2551/595730967967.html

更多阅读

随母姓对孩子心理影响 吓唬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专家称经常吓唬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吓唬对那些2岁左右的孩子是会奏效的,但这样恐吓的后果父母们却很少思考,若孩子经常被恐惧感占住心灵,精神就容易受创伤,发展下去,还可能会引起口吃、遗尿、失眠、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患精神官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用心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用心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引来了孩子的哭闹,更引来家长的埋怨。每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只好把孩子们一个个找来,进行类似团结友爱的教育,但一转眼,类似的毛病又会在他们身上重现。一天下午,正在室内

读懂孩子的心理画 该如何读懂2-8岁孩子的心理

   年轻的父母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有时,孩子乖巧得让人意外,有时又调皮得让人冒火。美国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进行的一项长达40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读懂不同年龄孩子的特质,才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 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如何强化

  我们的孩子,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更多变化更多风险的社会,他们的未来,将要面对竞争激烈的职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免不了遇上情场失意,事业困境,生意败北……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人生是否幸福,事业是否成功。从小强化孩子的心理

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是什么时候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看孩子的接受程度,不能看家长的方便程度,那么,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是什么时候呢?  某天和老婆聊天,说起北斗现在可以自己学习的事,又说起孩子的注意力,其实是变化很快的,他要是不想学什么了,不愿意玩什么了,你是没

声明:《孩子的心理营养 以什么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营养》为网友少女心英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