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八·小儿科 感症

 《续名医类案》 > 卷二十八·小儿科感症

总制石公子,年甫十龄,丁丑六月,患感冒风暑,寒热头疼,幼科已用葛根加羌、防解表矣。后复寒热不减,气喘腹胀,医者用消导加小柴胡汤不应。神昏喘急,时或泄泻,似痢腹痛,不知名为何疾也。诊之,已二十余日,脉数无力,神昏气乱,按其腹,时胀时痛,观其神,时静时躁,手足或冷或热,虚汗不已。此外邪初感者,为药而解,久积者未曾清理,加之饮食失调,元气欲脱,致外邪内陷。今以救本为急,用理中汤加桂、附,痛泻顿减,手足亦温。然热不退,小便赤涩,用金匮肾气汤。二服,小便方利,而寒热愈加,此元气渐回,症候复现。朝用六君子汤加柴、葛、神曲、干姜,夜用六味汤加参、桂。旬日后,寒冷拘挛,目上窜,切牙呻吟,咸以为无救矣。陈曰∶此名寒战,正气将回,积邪欲出,乃吉兆也。自未至酉,始大汗如雨,手足软弱,不语熟睡,天明,方能言。然虚症日出,潮热汗出,则用补中汤合建中加附子。不寐,则用归脾汤。元气弱,则用十全大补汤。腹痛滑泻,则用理中、六君汤。如是调理,三月方瘳。(此条用药,俱不尽合法。玩叶天士《温热论》自知。)

蒋仲芳治一小儿,在水阁,风雨卒至,又惊又寒,后四肢厥冷,渐至遍身,惟心口稍暖。此冷风入骨症,冷至心窝则死。用理中汤加附子一钱,数服而寒退。

聂久吾治司毛理之次子,年十一,夜间忽发大热,头痛,身又痛,咸以为病暑也。及问其由,细察其脉,乃感寒耳,谓必须发汁,其家以现下多汗为疑。曰∶此汗不当数,必用药发汗,方可除病。遂与一大剂,令其热服出汗。至天明,诸症尽退,再与清解,数服而安。羌、防各六分,陈、草各三分,芎、芷各四分,赤芍五分,香薷、干葛各一钱二分,苍术、苏叶、香附各八分,姜三片。

小儿科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八·小儿科 感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2651/27992950236.html

更多阅读

《黄金大劫案》:宁浩进化史来自豆瓣网

看到有人在看完《黄金大劫案》后在网上评论:处女作永远是一个导演无法逾越的高峰。我心想:没错,对宁浩来说,《香火》还真不好超越。我知道不少人认为宁浩的处女作是《疯狂的石头》,权当冷笑话吧。    正是这种认知错位,才很容易让很多

《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原文与译文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浮生六记》卷二 闲情记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

《冷斋夜话》与《续墨客挥犀》 巴萨欲与苏神续约

《冷斋夜话》与《续墨客挥犀》  《冷斋夜话》与《续墨客挥犀》各十卷,两书原装合订为一厚册。《冷斋夜话》无书名页,《续墨客挥犀》书名页印有“东方学会印”,白纸铅印暨石印本,开本20.4×13.1厘米,半框14×10.3厘米,半叶16行24字,小字

声明:《小儿科 《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八·小儿科 感症》为网友容颜为谁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