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良心已是稀缺资源。无论是从政,治学,还是做人,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良心。
在过去的人治社会,官员廉政,靠的就是良心。所以,在法治不彰的时代,清官虽然不过是尽了本份,但会被百姓追捧,被感恩戴德。所以,良心就显得比法制重要。
反之,官员一旦良心受损,则会给百姓和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上访者被四处拦截甚至被抓捕;拆迁户无家可归甚至自焚跳楼;抨击官府的正义之士被跨省拘捕……古往今来,无数活生生的事例告诉人们,官员们的神经系统出点问题(譬如对批评过度敏感,对民生过度麻木),就可能给百姓带来巨大麻烦,甚至夺人性命。
比如,官员对环境污染麻木,会导致人民肺癌高发;对食品安全问题麻木,会导致人民肠胃癌高发;对举报上访敏感,会导致举报人被陷害;对升官发财敏感,会导致贪污腐败……“敏感”和“麻木”,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在良心受损的人身上,却可以融为一体,成为双重性格。
对于民间百姓来说,良心的丢失又是因为什么呢?一个好人,扶起了一个摔倒的老人,却被诬陷为肇事者,而莫名其妙的法官竟支持了诬陷者,于是扶老携幼就成了高风险动作;一个司机,好心好意地让一个“求医者”搭便车,然后被对方执意给“油钱”,再然后就被等候在目的地的执法人员定性为“非法营运”,被“钓鱼执法”,于是司机们再也不敢让求助者搭便车……
无论做官,还是为民,都不能丢失良心。但官员的良心则有着更大的感染力。良心是人的本能,如哲学家康德所说:“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如果失去了本能,那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假如,让失去“本能”者来施政或治学,会是多么令人恐惧的事情啊!
对官员来说,无良,便是一种腐败。腐败、渎职、不作为,是官员良心受损的主要表现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
反腐杂文《摸着良心过河》一书,自近日出版发行以来,在网上引起了“良心大讨论”,这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越缺少什么,越在意什么。我们的社会都渴望重建道德良心,都期待官员廉洁、社会和谐。
要坚信,良心才是第一生产力!
《摸着良心过河》语录摘选
●对民间言论过度敏感的背后,必然是对民间疾苦的过度麻木。因为麻木,所以敏感,敏感是麻木的连锁反应,二者呈正比关系。
●古往今来,无数经验教训都诠释了这样的道理:官员的神经系统出点毛病,许多老百姓就可能遭殃,甚至可能失去性命。
●很多人民对“人民满意”的官员其实并不了解。依照现代民主政治,官员们本身就应当个个是人民满意的公仆。如果非得评选一些什么的话,我认为“人民不满意”的称号倒是值得一试。

●官员在玩情妇时,也在被情妇所玩弄。甚至,“手法高明”的情妇还可以充当“垂帘听政”的角色,毕竟她们掌握的秘事太多。
●领导来视察,民众就得回避,或被捂嘴,莫非领导们都喜欢视察“无人区”,或者“无声世界”?领导下基层一趟不容易,就别让人家去“无人区”了。
●提高国民寿命,还得靠科学发展观给力——天应当是蓝的,水应当是清的,食物是可以放心吃的,人民公仆真的是听人民的。
●良心不只是责任,更是一种生产力,摸着良心做事,必然能赢得民心,获得动力,从而顺利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