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是中草药的一种,又被人们称为彼岸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石蒜的作用以及养植方法吧!
石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近球形,直径1-3厘米。秋季出叶,叶狭带状,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顶端钝,深绿色,中间有粉绿色带。花茎高约30厘米;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35厘米,宽约05厘米;伞形花序有花4-7朵,花鲜红色;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约3厘米,宽约05厘米,强度皱缩和反卷,花被简绿色,长约05厘米;雄蕊显着伸出于花被外,比花被长1倍左右。花期8-9月,果期10月。
野生于阴湿山坡和溪沟边;庭院也栽培。分布于中国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日本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我国,但产地不明。
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石蒜属植物的适应性强,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富有腐殖质的土壤和阴湿而排水良好的环境为好,pH值在6-7之间。在自然界常野生于缓坡林缘、溪边等比较湿润及排水良好的地方。还能生长于丘陵山区山顶的石缝土层稍深厚的地方。
石蒜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石蒜干燥鳞茎呈椭圆形或近球形,长4-5厘米,直径2.5-4厘米,顶端残留叶基长可达3厘米,基部着生多数白色须根。鳞茎表面有2-3层黑棕色的膜质鳞片包被;内有10多层白色富粘性的肉质鳞片,着生在短缩的鳞茎盘上;中央部有黄白色的芽。有特异蒜气,味辛辣而苦。
石蒜鳞茎中含多种生物碱,主要的有高石蒜碱、石蒜伦碱、多花水仙碱、石蒜胺碱、石蒜碱、伪石wWW.aIhUaU.cOm蒜碱和雪花莲胺碱。还含雨石蒜碱、去甲雨石蒜碱、去甲基高石蒜碱、小星蒜碱、表雪花莲胺碱、条纹碱和网球花定等生物碱。此外,含淀粉约20%;又含两种有抑制植物生长和抗癌作用的成分石蒜西定醇、石蒜西定。叶和花瓣中含糖类和糖甙。同属植物紫花石蒜鳞茎中的生物碱成分与本品基本相同,另含紫花石蒜碱。
石蒜的养殖方法
石蒜栽培时间上海地区适宜的栽培时间是5-11月份,可以同花期控制相结合,切忌在长叶以后的冬季或早春移栽。寒冷地区应在春天栽种。多数品种喜温暖的气候,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冬季日平均气温8℃以上,最低气温1℃,不影响石蒜生长。

石蒜的养殖方法
养殖环境种植深度不宜太深,以鳞茎顶刚埋入土面为好。要求排水良好的偏酸性沙质土或疏松的培养土,栽植时施适量的基肥,栽培后灌透水。营养生长期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以防鳞茎腐烂。开花前20天至开花期必须要供给适量水分,以达到开花整齐一致,且延长花期。
盆栽石蒜一般选用田间生长3年、能开花的大球,直径在7cm以上,可一盆栽一球,也可一大盆栽3-4个球。要浅植,使球的1/3-1/2居于土面上。上盆后浇水1次,使土略微湿润即可,待发出新叶后再浇水。每半月施液肥1次。在秋季叶片增厚老熟时,可停止浇水。
待2-3月萌芽后,再翻盆或更换盆土。培养土可用泥炭2份、园土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制而成,同时加入少量的基肥。夏季休眠期要少浇水,而春秋季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每半月追施1次稀薄饼肥水。石蒜喜半阴,夏季避免阳光直射,春秋季置半阴处养护,越冬期间严格控制浇水,停止施肥。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石蒜的作用以及养植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