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所能给宝贝提供的食物也越来越好。很多家长总是生怕孩子吃不饱、不够营养,每顿都会像填鸭一样喂养饮食尚不能自控的宝宝。结果,反而加重宝宝脾胃的负荷,损伤脾胃,导致孩子消化不良,久则成积食。那么,什么是积食?积食对宝宝又有哪些危害呢?
积食又称“食积”、“积滞”、“疳积”,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多发生于婴幼儿。婴幼儿积食,被中国儿科专家称为百病之源,一般30~60天发病一次,86%的6个月至6岁的孩子都有积食症状。
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嫩,胃肠功能薄弱,如果食物停滞胃肠,会增加肠、胃、肾脏的负担,使宝宝的免疫能力下降,引起各个器官的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发烧、肺炎等。此外,当发现宝宝胃口差、口气重、大便不通、睡眠不安时,很多妈妈都认为宝宝“上火”了,于是又凭经验让宝宝喝凉茶。但是,这些寒凉之物会更加损伤宝宝稚嫩的肠胃,加重积食的病症。
所以,当妈妈发现自己的宝宝身体抵抗力下降,总是小病不断的时候,请先检讨一下自己的喂养方式。
如何判断宝宝积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