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天性好动,在家或外面玩耍时难免会意外受伤,蹭破皮、扭到手、被开水烫了…之类的都有可能,父母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这样才能在宝宝受伤时及时处理,不耽误后期治疗。
下面我就给妞儿们说一下意外伤害的正确处置方法。
若孩子摔倒后发生了严重的开放性骨折,这很好判断,因为骨断端已露出皮肤外。若仅出现明显疼痛,身体以不自然的姿势躺在地上,肢体的活动受限,这表示孩子很可能发生了闭合性骨折,这种情况在没有拍X光的情况下,家长很难判断是否真的发生了骨折。正确的处理方式如下:
用毛巾、大杂志、木板等物做成夹板,内放垫子以固定受伤部位,避免受伤部位发生移动,从而减少进一步伤害,也可减轻疼痛。
1)长度需超过受伤部位的长度,尽量支撑受伤部位上方和下方的关节。
2)夹板和垫子不能太硬。

当患肢局部肿胀,且孩子表现出疼痛感不愿移动患肢,一碰就会剧烈哭闹时,骨折很可能已经发生。即使孩子可以正常活动,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总之家长不能凭自己的所谓经验判断,及时就医是王道!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紧急处理完毕后,建议去医院看一下医生,这样才最踏实!
[以上内容来自专业医生及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