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马啼今去入谁家。”这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款冬花》。
款冬花,别名冬花、炙款冬、九九花,属于菊科家族,是多年生草药,在严冬开放。款冬花花蕾系紫红色,花瓣儿成鱼鳞状包着,奇特的是,这些花蕾不是长在枝头,而是串串撮撮地结在地下白色的根茎上。地面上是一丛丛的叶子,到了冬天,叶子枯萎了,向地下挖根,就可从根上采摘到花蕾。
款冬花性味苦辛,是专治咳嗽的良药,其性温而不燥,且能润肺,顺肺中之气,清肺中之血,入肺经气分,兼入血分,所以无论寒证或热证咳嗽,都可以与不同药物配伍来治疗。
款冬花的花蕾,含款冬二醇、山金车二醇、蒲公英黄花色素以及鞣酸、挥发油、腊类等。
寒证咳嗽,痰白发黏、恶寒怕风者,可与麻黄、细辛、生姜等辛热药物配伍;而热证咳嗽,发热咽痛、痰黄量多者,则可与桑白皮、瓜蒌、知母、杏仁等药物配伍。治疗久咳不止的紫苑散,即由款冬花、紫菀两味药物组成。紫菀重在祛痰,二药合用,是化痰止嗽的佳品。民间谚语说“紫菀、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款冬花与麻黄、杏仁、苏子等合用,称款冬定喘汤,治疗痰嗽哮喘有良效。款冬花与杏仁、贝母、知母、五味子、桑白皮、甘草配伍,称款冬花汤,可治暴咳之症。(周止敬)
款冬花:
别名:冬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除去花梗及泥沙,阴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棒状。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cm,直径0.5~1cm。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气香,味微苦而辛。
炮制:款冬花:除去杂质及残梗。
蜜款冬花:取净款冬花,照蜜炙法(附录Ⅱ D)用蜜水炒至不粘手。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用法用量:5~9g。
注意:①《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使。得紫菀良。恶皂荚、消瓦玄参。畏贝母、辛夷、麻黄、黄芩、黄连、黄耆、青葙。” ②《本草崇原》:“肺火燔灼,肺气焦满者不可用。”③《本经逢原》:“阴虚劳嗽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