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特别是爷爷奶奶的宠爱,什么都不用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就是一个小皇帝。这种包办式的家庭教育对待小一点的孩子情有可原,可是有的孩子三四岁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这就是家长的问题了。
其实,孩子一岁半至三、四岁左右,正是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阶段,如果发展的好,孩子的自主性会提高,且有助于建立自信的人格,所以这个阶段应尽量让孩子学习自己动手做。若此时未能建立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将会对自己能力产生怀疑,在人格的发展上也会出现问题。
小提示:
1、爸妈要做好出问题的准备。
在分配的家务中,肯定会有孩子不爱干或者有敷衍了事的时候。如果是这样,不要唠叨或生气,要平静而愉快地提醒他要做的事,“读完这些书,你就得把它们收到书架上,对不对?”如果你表现得受不了或者失望,有可能会导致宝宝发脾气,最后,什么活儿都干不了。
2、尽量不要管得太细。
即使有良好的指导,孩子也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干。克制一下你的冲动,别去纠正他,当然,除非他要做的事有危险。如果你想就他做事的方式提提建议,那就尽量说得好听一点。比如,你可以说:“谢谢你把碗筷帮我拿到厨房,你真是个能干的小帮手。把碗轻轻放下,别掉了。就像我这样,看到了吗?”

3、多多表扬。
当我们做好一件事都希望得到肯定。只要一个简单的“谢谢你”,“你真棒”,“太好了”一般就够了,或者,如果他表现得特别棒,你可以奖励他,让他在外面多玩一会儿或者给他一套新彩笔。你还可以告诉他,他的付出是多么有价值。比如,你可以说:“你把衣服按颜色分成两类,这样我往洗衣机里放时就快多了!”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