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刘备御驾亲征 解密三国:刘备讨伐东吴为什么非要御驾亲征?

皇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可是,刘备当皇帝的第二年,却亲率大军征伐东吴,其结果是被东吴的陆逊打败。刘备的这次亲征,不但损失了蜀国的很多兵将,使蜀国大伤元气,也因为恼羞于这次失败一病不起,间接导致了次年的死亡。那么,刘备伐吴为什么要亲征呢?

这是当时诸侯的习惯性做法

汉朝末年,由于董卓废掉了汉少帝刘辩而另立了刘协,引起了关东氏族的强烈不满,于是,关东诸侯纷纷拉起队伍共同讨伐董卓。由于关东诸侯各怀心思,每个人都想扩大势力,占地为王,致使讨伐半路夭折。这时候,国家实际上已经撕裂,时代进入了一个相互兼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诸侯要想不被他人吃掉,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而这个军队还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军队是要打仗的,吞并其他诸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打败,而只有自己掌军又能打胜仗的诸侯才能走到最后。可以说,这是那个时期常规做法,他可以防止将军尾大不掉,野心膨胀后自己搞独立。曹操、孙策和刘备自己都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曹操虽然没有当皇帝,但他当上魏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帝。这时候,曹操的军队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氏和夏侯氏这些“皇亲国戚”手中,像张辽、乐进、于禁这些大将虽然也能掌握一支大军,但他们已经难以独立成事,所以,曹操晚年是可以坐在京城里调度指挥了。尽管如此,对于像汉中这样可以自成一体的地区,曹操还是要亲征的。

而到了刘备东征的时候,魏国已经是曹丕当了皇帝,曹丕就更不需要像他父亲那样东征西讨了。

三国杀刘备御驾亲征 解密三国:刘备讨伐东吴为什么非要御驾亲征?

孙权是继承父兄的基业据有一方的,这些地方,都是孙坚和孙策一地一地打下来的,可以说,这整个江南地区,是早已经姓孙了。同样的情况,周瑜死后,江南的军事将领也没有人能够自成一体。即便是这样,孙权还是要偶尔的上前线表现一下自己。

刘备也算得上是马上皇帝,最早起事也是靠拉队伍讨伐黄巾军起家。后来无论是当徐州刺史、豫州刺史还是荆州刺史,都因为手里有一支队伍,而这只队伍都是由他亲自指挥,跟着他征战。可以说,这是一种当时的习惯性做法。只不过,曹操早已经有了广大地域,孙权的江东已经有了两代人的开拓,这两人已经成功“转型”,可以专心为王,而刘备由于当皇帝时间较晚,还没有改变这种习惯做法而已。

蜀汉国大臣的一致反对,也让刘备不得不这样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3251/752333363647.html

更多阅读

三国志刘备传全攻略 杨家将宝物图鉴

三国志刘备传全攻略——简介严国栋版三国志刘备传,从第三十三关开始分为两种不同的剧情发展,玩家可自行选择。下面是三国志刘备传所有关卡的详细攻略,包括红蓝线的单独剧情。三国志刘备传全攻略——工具/原料三国志刘备传三国志刘备

《三国志刘备传》通关心得与简要攻略_f 三国演义之我佐刘备

如果玩过《三国志曹操传》,对《刘备传》就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很多玩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简要述之。第一个不同点是补给不同。曹传当中每个豆补30,米补80,桃全补。刘传中每个豆即补80,米补150,桃全补,相应魔法也略有不同。刚开始玩的时候很

《三国演义》之“刘备入川”读后感 三国演义刘备读后感

《三国演义》之“刘备入川”读后感2013-06-04【概括】刘备率军攻取西川,途中遇到很多险阻,先是军师庞轻敌冒进,统被悍将张任射杀于落凤坡前,出师不利,士气大挫;后来张飞率军驰援,又被老将严颜阻挡于巴郡城外,举步维艰,进退两难。沧海横流,

穿越三国当刘备 解读三国刘备创业的成功路

刘备,三国时期蜀国君主。从市井小贩到蜀国国君,读过三国的朋友,聊起他们的故事个个滔滔不绝,故事终归是故事,刘备能白手起家,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人物,的确有很多过人之处。做为我们现在想创业,却有和刘备同样沦落到市井经历的朋友们,我写的

熹妃传随皇上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 扎进终端

背景:A市场是公司的A类市场,每个月的市场投入无论是在公司内部市场中,还是在竞品当中,都是最大的,可是该区域每个月的销售量却和B类市场的销售量不相上下。在问A 区域经理原因时,总是说公司产品的销售政策不行,市场的支持力度太弱等等借口

声明:《三国杀刘备御驾亲征 解密三国:刘备讨伐东吴为什么非要御驾亲征?》为网友青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