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求]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知识讲解]
1、天球
(1)概念:球心为观测者,半径无穷大。
(2)地平线:观测者所在位置在地球上的切线。
地平圈:地平面与天球所交的圆圈。
(3)地平线(圈)与北极星的位置关系:
观测者在赤道时,北极星位于正北位置。
观测者在北半球某纬度,北极星与地平线(圈)的夹角为
该纬度的数值。
观测者在南半球时,北极星在地平线(圈)以下,无法看到。
2、宇宙间的天体。
(1)天体类型。
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外貌
组成
发光
质量
体积
密度
主要成分
恒星
球状
气体
自己发光
小
大
较大
氢、氦等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
自己不发光
大
小
较小
氢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太阳系共有八大行星,体积、质量木星最大。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现象。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人们会看到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流星数目显著增加,有时甚至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大多数是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雨。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著名的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
②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各种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各种天体系统。 八大行星比较:①距太阳的远近顺序、公转方向(逆时钟);②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③小行星的位置(火、木星之间),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公转方向(顺时钟)以及慧尾的朝向。
(3)宇宙中的地球
3、太阳辐射。形式:电磁波;主要成分:H、He;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太阳能:核聚变反应。
(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3)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4)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如右图):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如右图)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例1:(2011 上海卷) 13.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读下图,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
A.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例2:(201111年来最长月全食如约而至)"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17skz.html" target=_blank href_cetem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17skz.html">上11年来最长月全食如约而至)" h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17skz.html" target=_blank href_cetemp="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17skz.html">海卷)(一)“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
1.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答案】:C
【解析】:月球因为无大气层的保护,月表形态多“陨石坑”,是事实信息。
2.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①若重力 ②超高温 ③低辐射 ④高真空
【答案】:D
【解析】:考查月球环境特点:强辐射、超真空和失重(人教版痕迹)
3.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答案】:A
【解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行星,质量较大,绕恒星太阳公转。地球由于质量大于月球,因此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有自己的大气层、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表面。
4、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宇宙探测的发展。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人类从空间探索逐步进入空间开发阶段。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注意热点:神舟系列的成功发射的有关内容。
(2)宇宙资源的类型
①空间资源:获取外空间信息、做科学实验。 ②太阳能资源 ③矿产资源
(3)宇宙空间开发国际化。
(4)宇宙中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处理办法。
例5:2007年1月3日和1月24日,美国航天局的“勇气”号和“机遇”号两个火星探测器,分别对火星表面进行探索。回答1—2题。
1.火星在太阳系中位于 ( )
A.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B.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水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D.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2.目前人类已经进入对宇宙资源和开发利用阶段,对火星的研究应属于利用宇宙的( )
A.太阳能资源 B.矿产资料 C.空间资源 D.生物资源
例6:3.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
A.我国西北农牧区用太阳灶做饭 B.太阳表层出现暗黑的斑点
C.地球表层靠大气运动传递热量 D.无线电短波通讯信号衰减或中断
例7: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了我国第一颗绕月飞行卫星――“嫦娥一号”,据此完成4-5题:
4.卫星发射时,海外华人、华侨纷纷组织观看中文频道节目,位于旧金山(西八区)和伦敦的华人华侨观看时的当地时间分别为:
A.24日10点05分、23日2点05分B. 24日8点55分、23日10点05分
C.24日2点05分、24日10点05分D.23日2点05分、24日10点05分
5.火箭发射最初一段时间是天文爱好者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的最佳时间,下列各地可以观测到的是
A.莫斯科 B.伦敦 C.旧金山 D.开罗
答案:1.B 2.C 3.D 4.C 5.C
例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对1974年至20口6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统计,开展了降水、雷暴和闪电、高空风等专题研究。结果显示,10月份平均降水量为70.8毫米,降水日数平均为17.9天,占总天数的57.8%;平均雷暴日数为3.1天,占总天数的10.l%;平均风速为0.8米/秒,最大为1.4米/秒,最小为0.3米/秒;高空风平均风速为32米/秒,最大为42米/秒,最小为23米/秒。
(1)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定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发射选在10月;是因为该月大气活动比较平稳,有利于保证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的安全。选择日落之后发射主要是考虑到光学跟踪仪器的正常运作。(4分)
(2)“嫦娥一号”升空后飞行方向与地球运动方向关系如何(顺或逆),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般会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飞行,这样能获得更大的初速度,以节省燃料。(4分)
(3)夜雨指1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雨.西昌夜雨率极高,夜雨日数占总降雨日数的62%,夜雨量为年降水量的68%。试从地形和环流方面分析其多雨的原因。
参考答案 西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麓,又位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起伏地带,白天,气温较低,受热慢,空气下沉,不利于水汽凝结,午后气温迅速升高,夜间,空气沿山坡抬升,利于水汽凝结。(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