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学院附中是1995年作为福州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而成立的一所公立中学。学校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队伍建设和制度管理为重要保证,构建并 学校紧急避险演练完善德育工作模式,使之形成常规工作规范性,特色工作创造性。
该学校曾荣获:福州市文明学校、福州市教育系统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先进单位、福州市教育系统红旗团委、福州市暑期工作先进集体、福州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福州市继续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连年中考成绩优异,“四率”评比均位居福州市的前五名,其中初招改革的首届(2001届)中考成绩居市属中学第三名。学校于1997年被中央教育科研所确定为“外语教改研究课题实验学校”;2001年12月又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张思中教学法教师培训基地”;2002年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福州市体育传统校。福州教育学院附中_福州教育学院附中 -概况简单介绍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是1995年作为福州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而成立的一所公立中学。2000年经福州市教
学校大门育局批准,开始创办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地处乌山西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四十余亩,教学楼面积20000㎡。现有5九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180多名教职工,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名,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先进的网络教室、标准的实验室及高规格的标本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创办十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 “3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福州市“科教兴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据,依托福州教育学院扎实地开展联手教研,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热点,在创办特色上狠下功夫。学校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契机,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办成上级主管部门放心、学生家长安心、学生舒心的学校,提出了“崇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树立了“求质量、创特色、讲效率”的附中人的观念。在全体教师敬业精神、实干作风和心血浇铸下,学校不但开好局、起好步,而且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_福州教育学院附中 -办学理念

学校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队伍建设和制度管理为重要保证,构建并学校紧急避险演练完善德育工作模式,使之形成常规工作规范性,特色工作创造性。并逐渐形成了“勤于探索,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的附中人精神,以及“求真以致远,博学以修身”的附中人意识。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德育社会化进程。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落实,不断创新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形成特色。构建“三三制德育网”,形成社区教育的同步性、一致性和整体性,进1步加强了社区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立体化建设,塑造1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育人,人人都做德育工作的“大德育”环境。
学校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以主课题为抓手,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学校以“情知互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求真创新”为主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实现“五变”:从被动式学习飞跃到主动式学习;从模仿式学习飞跃到超越式学习;从静力式学习飞跃到活力式学习;从传承式学习飞跃到创造式学习;从单一式学习飞跃到多元式学习。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_福州教育学院附中 -办学模式
学校通过加强联手教研,严格常规管理,落实减负要求;拓展考教分离制度,推进考试改革;通过抓毕业班,带动市教育局到学校视察工作所有年段,收到明显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变革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领域的创新。课堂作为教学的主渠道,对于素质教育的开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依托福州教育学院雄厚的教科研力量,走出了一条具有附中特色的课改之路,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每年都为一中、三中、师大附中输送近两百名的优秀毕业生,中考成绩优异,连续五年获市初中教学综合比率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高考,录取率大大超过福州市同类校水平。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发展,学校加大了师德教育力度。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四心”(乐教爱岗的事业心、严谨治学的责任心、为人师表的自尊心、刻苦钻研的进取心);提高“四力”(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能力、教书育人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使教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以职业道德为规范鞭策自己,以敬业奉献为荣,以身立教,做学生的楷模。
学校以“13610工程”为依托对青年教师实行阶梯式培养。要求教师参加多种层次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强化终身教育的观念。目前,正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培养模式,使之成为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放射性能源基地。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创建最佳的育人环境,是学校办学过程又一追求目标。近年来,我校自筹资金,增设了7个绿化景点,现在我校绿化面积已达标。2004年6000㎡综合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塑胶跑道操场已经立项。春华秋实,有耕耘必有收获。福州教育学院附中以跨越式的发展,成功地构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新的历史时期,附中也必将与时俱进,不断踏上新的台阶。展望未来,新的改革和探索必将为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创造新的辉煌。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_福州教育学院附中 -教研成果
李鸿2007.10论文“应用发展性数学学习评价理念让后进生获取持续学习的动力――建立后进生学习档案的实
学校领导骨干验”获第七次全国中学数学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倪江山2007.112007年第一期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习期间撰写结业论文《心手相牵 让梦想与未来相接》被评为优秀论文。
李秀明2007.11论文《浅谈学生解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性及培养对策》在《福州市2007年高中数学学科会议论文汇编》上发表。
陈闽榕2007.12论文《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福州市2007年历史学科会议论文汇编》上发表。
郑梅玉2008.1论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渗透的实施》在《课程导报》上发表.
陈德仁2008.2论文《血糖的调节》在《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上发表。
艾青2008.3论文《谈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余云峰2008.4论文《浅谈“热点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在《福州教育研究》上发表。
叶丽莎2008.5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福建赛区)园丁奖。
李秀明2008.6论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一》在《福建省数学学会初等数学分会第七届数学教育教学暨学术研讨会教育教学论文集》上发表。
李娟2008.6中国画《山水》在《福州市中小学教师美术作品集》上发表。
饶利文2007.9指导六名学生获“福州市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二、三等奖。
陈晶晶2007.9指导三名学生分获“福州市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三等奖。
王剑秋2007.9指导四名学生分获“福州市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二、三等奖。
叶扬2007.9指导两名学生分获“福州市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二、三等奖。
黄昱2007.9指导五名学生分获“福州市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二等奖。
吴星2007.9指导三名学生分获“福州市初一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一、二等奖。
齐国庚2007.9指导学生获“福州市第十五届初中数学竞赛”二等奖。
黄秀娟2008.1学生获“福州市中学生‘康桥杯’卡通画现场比赛”高二年段二等奖。
李娟2008.1学生获“福州市中学生‘康桥杯’卡通画现场比赛”高二年段二等奖。
赖晓嵋2007.12指导项目《单手方便佩带手表》获第23届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创新项目初中组二等奖。
赖晓嵋 阮新宇2007.12指导项目《凉得快》获第23届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创新项目初中组三等奖。
郑梅玉2008.4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福州赛区三等奖。
王虹2008.4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福州赛区二等奖。
刘宏图2008.6指导学生分获“十九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年级一、三等奖。
叶丽莎2008.5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全国二等奖。
叶丽莎2008.5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福建赛区)一等奖。
叶丽莎2008.5指导学生五人分获“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福州赛区)一、二、三等奖。
陈颖2008.5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福建赛区)三等奖。
陈颖2008.5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福州赛区)二等奖。
卢芬玉2008.5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福州赛区)二等奖。
程爱华 叶永进 2008.4指导学生获“福州市第四十五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初中排球竞赛”男子组第二名。
林醒爱 许玲珊2008.4指导学生获“福州市第四十五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初中排球竞赛”女子组第二名。
许玲珊2008.4指导学生获州市第四十五届中小学生运动会羽毛球比赛第一名。
物理组2008.42008年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福州赛区二等奖1名,三等奖4名。
邵鸣2008.4指导学生获2008年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 福州赛区三等奖。
郑丽华2008.4指导学生获2008年福州中学生人防知识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_福州教育学院附中 -参考资料
[1] 福州教育学院附中http://www.fzjyfz.cn/Article/
福州教育学院福州大学福州师大附中福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