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学院(Shenyang Medical College)简称“沈医”,位于沈阳北部大学城,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49年。其前身为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1958年升格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沈阳医学院。2007年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9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截至2013年底,学院占地面积4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8亿元。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26所教学医院和149个实习基地。
沈阳医学院专科_沈阳医学院 -学院简单介绍
沈阳医学院沈阳医学院始建于1949年,其前身为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1958年升格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沈阳医学院。建校58年来,沈医人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先后培养了3万多名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学人才,为辽沈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经市政府批准,学院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建设了新校区,于2001年10月完成了整体搬迁。新校园占地面积4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020.6万元;图书馆藏书59.6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100余种。
学校面向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591人,高职专科生2340人,成人脱产生149人,留学生76人。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学院、信息技术中心、社会科学部、外语部、体育部、临床教学实验中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等教学单位。有7所附属医院,十五个教学医院及十六个教学实习基地,附属医院床位数4515张。
学校现有教职工3389人,其中校本部666人,专任教师356人,教授64人,副教授102人。硕士以上学位205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市优秀专家8人,入选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30人。
现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眼视光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九个本科专业。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心血管内(外)科学、呼吸内科及手外科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环境与人口健康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设有市政府特邀院士工作站,有7位院士进站工作并为学校名誉教授。学校与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现有29名硕士生导师。
学校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7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科技部“十五”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4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58项。在国际、国内公开发表论文234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篇。承担省级以上教改课题44项,学校教改课题76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0项。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校级精品课程,全校教师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9篇。学校主办的《沈阳医学院学报》为国家执行《CAZ-CD规范》优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十余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聘请58名国外专家学者为学校名誉教授。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秉承“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品德高尚、技术精湛、作风朴实”的高素质人才。
沈阳医学院专科_沈阳医学院 -历史沿革
教学楼沈阳医学院是由始建于1949年的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后经不断变迁发展,于1987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原沈阳医学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的一所市属本科医学院校。
沈阳医学专科学校的前身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是1949年6月,沈阳市人民政府为解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按照当时需要的缓急,首先培养护理和助产专业人员而成立的。至1950年末,护产士专业在校生462名,接受东北军区委托,从参加抗美援朝的学生中招收235人,为军队培养军医。
1951年1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卫生技术学校,1951年3月又改称为沈阳市医士学校,教职工60人。学校的主要专业是护士、化验、妇幼卫生、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除了为沈阳市培养卫生技术人才外,主要是为军队培养了344名军医。这一时期师生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参加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等卫生防疫工作。
1952年10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卫生学校。教职工130名。开设医士、公共卫生、护士、化验和司药五个专业。1954年开始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全国统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学校教学开始走向正规化轨道,进入发展时期。
1955年1月1日,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改为辽宁省沈阳卫生学校,由辽宁省卫生厅领导;省卫生厅将本溪钢铁公司医士学校和本溪市卫生学校并入辽宁省沈阳卫生学校。重点培养卫生医士、医疗医士和护士。这一时期学校成为辽宁省重点中等卫生学校。1956年在校生1260名,教职工265人。
1958年3月,学校隶属关系由辽宁省下放给沈阳市。同年4月市卫生局将校名改为沈阳市卫生学校。
1958年8月,经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学校升格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60年9月沈阳市中医学校并入,成立了基础部、医疗系、卫生系和中医系。1961年沈阳市医院(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改为学校附属医院,并成立十二个临床教研组。
1963年8月,沈阳市卫生局将医专改为中等卫生学校。从1963年9月到1978年,学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及恢复建设时期。1977年,学校在间隔十年后,正式恢复了三年制中专教育3个专业的招生。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