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伦理学考试
一、行政伦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答:(1)标志之一: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
(2)标志之二:把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

(3)标志之三: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公共行政的课程体系
(4)标志之四:一系列代表性著作的出版
①1981年《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
②1982年《职业标准与伦理:公共管理者的工作手册》
③1982年库珀出版了《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一书`
二、论述正义观的现实意义
:
”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
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
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正义观:为了使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得到正确理解和贯彻,还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和正义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使这些制度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并得以顺利实施;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受益,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在为实现国家整体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全体人民看到希望,并自觉自愿地为这一目标贡献聪明才智。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公平正义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公平正义的历史性表现在它受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包括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都是不同的。公平正义的相对性则表现在它总相对于一定时期社会某种不合理的规则或现状而言,不存在绝对不变的衡量标准。因此我们决不能把科学的公平观与平均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科学的正义观与绝对正义划等号。从公平正义的历史性出发,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既尽力而为,努力在现有条件下大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又量力而行,不超越目前的发展阶段,能做的先做,不能做到的等条件和时机成熟后再做,逐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其相对性出发,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从而为实现更高水准的公平正义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答:现在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
四、正义、公平、公正三者之间的关系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正义则是公正的义理,包括社会正义、政治正义和法律正义等。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正义包含公平.
正义观。
五、行政伦理规范的一般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说来,行政伦理规范的一般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行政伦理管理过程中的特定道德秩序有维护作用。
(2) 对以法律规范为主的其他社会规范有补充作用。
(3) 行政伦理规范对社会有着教育和示范作用。
(4) 行政伦理规范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进一步巩固,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 行政伦理规范对文化的传承和开创有促进作用。
六、行政伦理规范有哪些特征
答:行政伦理规范的特征有:
第一,政治性。
第二,强制性。
第三,示范性。
第四,程序性。
七、作为一个行政人员应该如何树立一个行政态度 (1)要满足时代精神对行政态度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时代精神要求行政人员所拥有的行政态度是:
第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改革者。
第二,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行政人员需要采取同社会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行政态度,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变革旧观念、树立新观念。
第三,要立大志,为建设祖国而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成为专门家。
第四,要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第五,要脚踏实地的干事情,用拼搏奋斗的精神去完成任务。
(2)要树立开拓与创新的行政态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人员所应当采取的行政态度应当是开拓进取、改革创新。
(3)要树立乐观主义的行政态度。
首先,行政人员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所从事的事业、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其次,行政人员需要正确地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挫折和矛盾。
再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行政人员还必须正确对待生死考验。
八、结合实际谈谈培养行政作风的方法
答:优良的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
所谓认知阶段,就是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行政作风的阶段。
所谓认同阶段,就是在遵循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
所谓践行阶段,就是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实践,扬弃道德原则规范的抽象性与一般性,使之个性化、现实化,这是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
九、简述行政作风的含义
行政作风是指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特征,行政道德要求和行政文化观念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
十、结合实际谈谈行政良心的作用
行政良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的良心,实际上也就是上指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这一特殊的
活动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行政行为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行政良心作为行政人员深沉的职业责任意识,构成了行政人员内心深处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其作用有:
(1)行政良心在行政行为发生之前,回对行为动机的选择有调空作用
(2)在行政行为中,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有监督和控制作用
(3)在行政行为选择以完成时,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做用
十一、简述行政良知的基本内容
答:“诚信”与“忠恕” 是行政良知的两个方面和两种境界,但却构成了它的完整内容,对于行政人员,按照这两个方面来加以检验,就可以获得他是否拥有行政良知的准确判断。
行政人员的“诚”就是指一种真诚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涉及到对自己的言行的承诺,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忠” 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恕”就是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矛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做到不愠不火、不急不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十二、简述行政良心的特点
(1)行政良心有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由于行政机关是国家政权的核心部分,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与国家政权的性质紧紧相联,因而行政良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行政良心有相对独立性。行政良心一旦形成,便作为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而存在,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3)行政良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行政良心在支配和评价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时表现为一种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活动,不被外力所强制,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违背道德要求。 十三、试分析行政人格模式的发展阶段
答: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 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
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
最后,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十四、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
(1)行政理性。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2)行政情感。行政情感是指行政人员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体系各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包括行政情绪和行政情感。
(3)行政意志。行政意志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过程中,决定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主观努力,对困难和障碍进行抉择的自觉能力和坚持精神。
(4)行政信念。行政信念是激励行政人员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思想倾向
(5)行政习惯。行政习惯是指行政人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 十五、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私人利益的关系
明确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1)荣誉与利益、责任三位一体。行政人员只有以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最高价值追求,并付诸实践和履行责任,才能赢得公众的信赖与尊敬,才能获得荣誉。利益、责任统一于对行政荣誉的不断追求之中。(2)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可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综合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3)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行政人员应为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履行责任,不应以追求行政荣誉和个人利益为价值目标。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