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生命之重
【原文】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位和生命相比,
哪一个更加亲密?
财富与生命相权,
哪一个更须珍惜?
得到名利与失去生命,
哪一个更有意义?
过多地看重名位,
必耗费超常的精力;
过度地收刮财富,
吐出时将变本加利!
在名位上懂得满足的人,
便不会遭遇屈辱的境地,
在财富上懂得适度的人,
也不会害怕灾祸的侵袭。
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生命将因此寿比山齐!
第四十五章 清静为正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躁胜寒,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即便是天下最完美的东西,
看起来也总有残缺的痕迹。
其实真正的完美不在外表,
实践和应用才是永恒的真理。
煮茶的冲盅看起来虚空疏稀,
但它却是最充实满盈的物体。
倒入的水可以源源不断,
它的用处也就没有穷期。
即使非常正直,也有弯曲的时候,
就算特别灵巧,有时也笨拙迷离。
那些口若悬河的善辨之士,
不过是将木纳和呆板深深藏起。
燥热可以驱除体内的寒气,
宁静又可将内心的燥热降低
清心静气,和谐稳定,
才会有天下的太平和正义!
第四十六章 知足恒足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译文】
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的喧嚣,
马匹干农活,粪便当肥料;
战乱频繁,谈何生活的温饱?
母马上战场,生子在荒郊。
最大的灾祸就在于不知满足,
战争和掠夺使得民生萧条;
最大的错误是因为贪得无厌,
到头来王冠坠落,国破城消。
治国,要懂得满足之道;
做人,须力戒欲极奢骄。
只有知足而止,取舍有度,
生活才会永久地幸福美好!
第四十七章 善知天下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
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足不出门户,
已了然万里天下。
眼不望窗外,
已知晓气节变化。
有的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
只知道盲目地左冲右杀。
其实,他走得再远,
也不过是南辕北辙,
耳聋目瞎。
所以圣明的人不必远行,
也能把事物的规律分寸捏拿;
清醒的人不必仔细观看,
也能把天下大势剖析洞察;
睿智的人不会妄自作为,
胜利的果实就好比成熟的瓜。
第四十八章 无为之妙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恒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
学习知识,
需要越多越好。
日积月累,
就能见到成效。
研究大道,
则要越学越少。
减之又减,
达到无为之妙。
无为,
方能无所不为。
循自然而行,
与天地同道!
夺取天下,
以无为的观点最好。
不妄作为的人,
能使它江山永保。
一旦横生事端,
免不了换了旗号。

第四十九章 心系百姓
【原文】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明之君没有杂念私心,
百姓的心愿就是他的心情。
善良的人要善待于他,
不善之人也要待以善行。
因为善意的言语和行动,
可以净化他不善的心灵。
诚信的人应该以诚相待,
不诚信的人也不能不理不听。
始终以诚恳的态度对他,
也许能走上共同诚信的路径。
圣明之君治理天下的事情,
应诚惶诚恐,尽力尽心。
时刻想着国家的利益,
心里装着天下和人民。
他们关注着你的身影,
倾听着你的声音。
把人民的事情当成天职、使命,
像父母对孩子那样爱护、关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原文】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
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
陵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以超凡脱俗的心态看待人生,
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轻松。
以争名夺利的俗念对待生活,
到头来终不过人去财空。
细看茫茫人世,
纵观滚滚红尘,
长寿的人不过十分之三,
中途夭折的占了三分。
还有三成奔波劳累的,
生命也早早地交给了死神。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他们身上的压力重重。
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吗?
有一种善于把握命运的人;
入深山他不避犀牛虎豹,
上战场他不用铠甲防身。
犀牛无法用角来攻击,
虎豹的爪子也显不了威风。
战场上刀刃虽然锋利,
却没有半点的破绽可容。
难道他有什么仙方妙术?
不,因为他把握机会,
能绝处逢生。
第五十一章 道尊德贵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天下的事物无论大小,
莫不是由道来生成缔造。
然后才有了人们所说的德,
德的作用是把它们养好护好。
有生有养,便构成基本形态,
发展变化,事物靠因势利导。
因此万事万物都尊道而贵德,
看重的是德的价值、道的崇高。
道之所以尊贵崇高,
德之所以地位重要,
并不是因为强制和逼迫,
它们的力量是自然的功劳。
道生德育,
万物的生长茁壮丰饶。
精心呵护,
使雨水充裕,让阳光普照。
它生育了万物并不占为己有,
辛苦劳累也不自恃功高。
成就了事业而不充当主宰,
这就是德的深厚玄妙。
第五十二章 见小守柔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译文】
天地一旦形成,
便是万物之母。
知道了这个根源,
也就知道了
这个世界的起源之说。
如同大地的孩子一样,
万物的生长
离不开母亲的护呵。
认识世界,坚守本源,
此生就会在平安中渡过。
堵塞住窥探是非的孔吧,
把贪心嗜欲的门关着。
哪怕是平平淡淡
轻轻松松,
至少没有闹心的事烦我。
一旦开了口舌纷争之门,
操心着繁杂的名争利夺;
就如同一场劳心劳力的病,
天下没有药可以救活。
体察到细微的事理变化,
才知道真正的明白是什么。
坚守住柔弱的事物本性,
才会有威武雄壮的
铁马金戈。
高举起这灿烂的
智慧之光吧,
唱一首回归自然的歌!
它们是逢凶化吉的
灵丹妙药,
它们是永恒不绝的
伟大学说!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
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虛。
服文采,帶利剑,
厌饮食,财货有馀;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译文】
如果我们稍有知识、头脑清醒,
就应该按照自然的规律前行。
最怕的是那些胡作非为的人,
总是做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眼前的大道宽敞而平坦,
为什么总是有人另辟蹊径?
朝廷上议论的事情很多,
却没有一条可以真正实行。
荒芜的田野无人耕种,
偌大的仓库都是空庭。
官员们穿着华丽的衣裳,
佩着宝剑在街上晃荡悠行。
美味佳肴食之不尽,
奢靡无度非金即银。
这是十足的强盗头子啊,
绝不是习道之人做的事情!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