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到军阀,要求民族平等。民权主义就是实行民主政治,政府拥有治理权,人民拥有政权。民生主义有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孙中山照片
从理论上看,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的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利益,体现了中国人民渴望自由与民主的愿望,同时推动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但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土地革命的纲领。
从实践方面上讲,三民主义指导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三民主义实践中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在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同时,也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内,它还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座不巧的丰碑。它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第一种就是主观与客观方面去了解,另一种大体方向可以从具体原因方面入手。从主客观方面看,中外的反动势力太大再加上资产阶级自身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具体原因就有四种可以认识,它们分别是军队、农民、政党方面以及纲领。
辛亥革命的革命军照片
可以看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彻彻底底的反封建的纲领。三民主义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人民许多的民主权利,也打击了封建制度。然而它并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实则在根本上是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而战胜敌人最大的力量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如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得到,那么革命力量就会虚弱。
另外一个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资产阶级政党内部其实是松散的。同盟会确立以后,党内缺乏严密的组织,外强中干的意味。武昌起义爆发前,政党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要能够建立强有力的战斗力,没有一个坚实的革命政党是行不通的。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样也没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期间的武装斗争是短暂的。二次革命中,虽然他们有了一些军队,但是这个力量却是不统一的。另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南京临时政府还渴望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这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专制统治沉重的一击。统治了中国古代260多年的清王朝就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从此结束。同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也加快了历史前进的脚步。辛亥革命让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从此不再是封建统治下的奴隶。
辛亥革命油画
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洋人在中国的掌控地位,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虽然帝国主义一再更换在华代理人,但是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却很难再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另外一点体现在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国内的工厂,银行越来越多,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上涨的同时,无产阶级的队伍也日益强大起来。
最后一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亚洲各国有很多被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的产生对起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反对殖民统治的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此起彼伏的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有完全的反帝反封建,但在铲除封建势力的意义上是远远胜于欧洲各国的。它不仅赶走了清朝统治者,也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了多次帝国于共和国的争端,辛亥革命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