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传
张献忠的一生颇受争议,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正史记载很多,野史杂谈更是不少。只是这些记载有的是相互矛盾的,无法一一采信。下面就以《明史·张献忠传》为基础,结合其它史料,对张献忠的生平作一个简介。

张献忠蜡像
聚义起兵
张献忠(1606~1647),陕西延安卫人。曾在延绥总兵手下当兵,因罪除名。公元1630年,陕西各地农民暴动,年仅二十四岁的张献忠组织米脂十八寨响应,号称“八大王”。此后八年间,张献忠东奔西突,不断攻城略地,势力逐渐庞大,队伍发展到几十万人。1638年,张献忠部不敌明将左良玉的进攻,遭到重创之余遁入湖广一带的山中。陷入低谷的张献忠决定接受朝廷“招安”。不过,张献忠并未放弃反明,休养生之后后,很快又卷土重来,将明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矢志抗清
1840年,张献忠进入四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并称帝,并在此遭到各方武装力量的围剿。张献忠以对明朝“造反”起兵,不过随着时局的变化,明朝已经日落西山,取而代之的是清朝。张献忠认为,明朝政权虽然腐败,但终究是中华“正统”,于是逐渐与明朝残余势力联合,进行抗清活动。张献忠部后来成为南明小朝廷抗清的主力,他的养子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都受到永历帝的重用。1646年,清军拥兵西进,张献忠在凤凰山中箭而死。
身后谜团
张献忠死后,关于他的种种传说却愈演愈烈,如入川屠杀、吃美女以及江中沉宝等等,史学界对此存在争议。张献忠起兵后,大半时间与明廷对抗,最后却死于清军之手。虽身负种种争议,但毕竟于当时覆雨翻云,仍不失为乱世枭雄。
张献忠藏宝埋在金马河
明末的张献忠虽然死了三百多年,但是关于他的一些传言却至今时有耳闻。而人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张献忠宝藏沉江之谜。那么,“宝藏沉江”这一历史事件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具体发生的地点又在哪里呢?
张献忠画像
事件得追溯至明朝崇祯末年。当时,陕西各地灾荒连年,农民颗粒无收,生活贫苦不堪。在此期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揭竿而起,率领一支军队抢掠明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真金白银,没人知道这些财产终究有多少,有人说有几千万两白银,也就相当于三十亿人民币。如此巨额的财富,当然会令很多人垂涎。只是,当张献忠在与清军的激战中兵败身亡后,宝藏之谜也从此不见天日。
然而,2011年11月,一则“张献忠藏宝埋在金马河”的惊人消息传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先是在温江金马河段出现了许多古钱币,接着在寿安镇金马河段也发现了很多古钱币,并随之引来了上百村民的集体上阵,拿着锄头、镰刀争先恐后地挖宝贝,寻找铜钱。金马河出现宝贝的消息,不但被媒体广泛关注,也惊动了当地的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
金马河中挖出的古钱币
尽管这一事件被认为这是张献忠藏宝埋在金马河的证据,但是据学者分析,这些铜钱也可能是当年政府上缴的税钱,在张献忠运钱时不慎沉船落入河中。所以,张献忠的宝藏是不是埋在金马河,还有待积极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