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折腾吧 趁年轻,折腾吧!----袁岳 

趁年轻折腾吧 趁年轻,折腾吧!----袁岳 
       这是第一本正儿八经的看袁岳的书,之前借过袁岳的《焦点会议》,听说过袁岳的《黑苹果》,《谁说80/90不靠谱等书》,但是一直没怎么看,中间也在袁岳的刺激下坚持写了一年的博客,后来因为上班,中途放弃了,现在又开始慢慢的回归到博客了。看袁岳的书有两个感受,第一个书中都是非常实在的东西,第二就是书籍的可读性非常的强,里面都是一些非常风趣幽默的案例,属于那种在既好玩又有用的书籍,国内目前鲜有关于青少年成长的书籍作者能够超越袁岳。       这本书在亚马逊买的电子书,买这本书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前几天刘建亮做了一个这本书额PPT书摘,看完之后感觉还不错,二则是当时亚马逊正好搞活动,一块钱一本,果断把袁岳的三本书都买了,花了三天的空余时间把全书看了一遍,虽然书写得非常的风趣幽默,但是于我而言信息量还是有点大,虽然个人感觉在一些问题上与同龄人相比还是有一定的思考的,但是也都仅仅局限于一些应用技术层面,缺乏对于自我和职业成长方面的一些深入的探索,特别是对人的方面,目前基本上是出于一个负的阶段,刚好书里面的很多东西带给我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改善的空间,也是作为个人在人的方面管理的一个开端,作为个人小系统建立的一个部分。       书的副标题叫做袁岳写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徘徊的你,感觉非常像是现在的自己,出来差不多一年了,很多的东西还在不确定中徘徊,在这个时间段急需一些指导性的东西来帮助自己进行调节和改善。全书共分为人情世故,职业规划,创业迷思,阅读世界和自我修炼五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我们应该怎样去搞关系,找工作,做事情,阅读书,修炼成长,对于刚刚出来的年轻人指导性非常强。     职场优秀大学生的四个特点:     气:理直气壮,想要什么就去追。当你对一个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就要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你对这件事情的专注度,让人觉得你就是做这个的,用你的行为去证明你热爱的东西。     根:所谓的根就是你看待问题的基本角度,说白了就是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常识,袁老师给出的四门基本学习科目是数     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历史。      用:多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因为书本上的很多内容都是没有在实践中检验的,只有用了一个东西之后才能说这个东西有用。     道:讲规矩,懂规则,学会察言观色,在不同的场合讲不同的话,对不同的人表达不同的态度,但是这些东西需要去体验之后才能够得到。      一个职业行动轨迹中的每一个场合都有情境性的规则,你不进入那个场合,是没有人会告诉你这个情境性的规则的,人家也想不起来具体需要告诉你哪一段。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场景里面,他才会告诉你,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什么,见了某种客户需要注意什么?在谈判的时候使用的规则是什么?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场合都有每个场合的规则,这只有在实际的情境中才会遇到。      高水平社会资本的四个基本点:    多样性:认识的人和社会关系要广,从不同的渠道认识不同类型的人,从而来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      实际性:只有当两个人具有可共享的经历之后,两个人之间才能够持续的维持下去,否则原本再好的关系也会慢慢的变淡。      平衡性: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初期的时候可以被动的和别人交往,然后再圈内赚取口碑和品牌,然后通过口碑吸引别人主动与你交流,叫做主被动交往平衡。       交叉性:有选择性的交往,和有社会关系的人交往会不断的增加资深的社会资源,从而来提升自己的人脉关系。      交往的两大核心,重关系,讲面子      人际交往就是一种交易关系,只有当有利益存在的时候这种关系才会持续的发展下去。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有三大要素:     ①信用基础,信用基础是建立在长期的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主要有四项基本技术,第一是暂时长线,维持长期的可持续的可交易的人;第二是先行投入,在得到结果之前先学会付出;第三是转移支付,不要老想和用同样的方式回报,要学会用资源置换的思维看待问题;第四是社会联系技术,尝试改变交往取向,打破固有的交往圈子,扩大交往半径,多认识一些其他领域的人;增加交往基数,由量变引起质变。     关于名片使用:     准备两张名片,一张是自己的工作职称的名片,另外一个是个人标签的名片,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名片,在不同的结构里面用不同的东西对付不同的人。要学会主动用名片和别人换取资源,做好资源的置换,名片交换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在发完名片之后要学会及时回收联系和反馈。     社交双层交往法     和自己同层次的人交往,老板和老板交换名片,秘书和秘书交换名片,这样就会做到自愿平等,从而实现交往结果最优化。学会加入圈子,融入圈子,建立圈子,不断的完善自我的核心价值圈,从而去丰富自己的阅历,完善自己的人生,不断的向社会要资源,进行资源的互换和资源的替代。     问问题技巧,建立问题丛,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提问,不管怎样的绕最后都会绕回到问题的核心,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深度访谈法:     案例:问路,如果用上海话向一个上海老太太问路,她就会觉得你是本地人,对本地很熟悉,所以就会很简单的告诉你怎么走,但是当你用外地话问的时候,老奶奶就会非常详细的告诉你路该怎么走,甚至还会带你走下去,这就是信息判断的预设,虽然你没告诉老奶奶你是哪里人,但是老奶奶会事先有一个自我预设和判断。      深度访谈第一个要点就是就算你信息量很多,也要表现的很少,这样才不会给人一个预设判断,从而问出更多的问题。深度访谈第二点就是只要多说,就会有话说,因为深度访谈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回答中发现问题;     第三人们很愿意回答的是意料之外的问题,尽量尝试着突破固有的思路,寻找新的问题点。     第四点就是在访谈中一定要让对方感觉舒服。     如何用递进式方法开启深度访问:    第一要找到对话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要比较自然;第二就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要注重个人的形象;第三要进行平行式的沟通。      追问的四个方法:①定义法:把概念尽量的量化;②举例法:找到事实和事实的本质;③树荫法:顺着判断找事实;④联系法:找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进行提炼。     如何对待自己看着不爽的人?    当看到这个人有一点不爽的时候,就尝试着在她身上找一个让你觉得是优点的地方,然后和他聊他的优点,交流完之后再回过头来判断自己的感觉。     旅行的意义:①改变我们的时空观;②融入到本地的文化,增强适应性;③旅行是一个高度的不确定性事务的过程,在旅行中培养自己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 建议阅读的七类书:未来学:《财富的革命》,《小趋势》,《定见》关注环境及其本身贡献给我们机会的图书:《B模式4.0》,《由绿到金》,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如何做好社会化:《共好》,《我的江湖方式》微笑角度扩展知识图书《屎的历史》,《垃圾之歌》,《大便书》《当灾难降临》研究群体心理学书籍:《乌合之众》社会资本的书:《九型人格》如何用新思维看待事物:《设计中的设计》,《24堂财富课》读书的目的:改变你看问题的单一的角度。 学会先行投入真的很重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4651/572025074483.html

更多阅读

青年季羡林日记:趁年轻多日几个女人

青年季羡林写日记:趁年轻多日几个女人  (2012-04-14 00:00:00) 转载▼标签: 季羡林中国思想感情唐宋传奇集文学评论文化本文摘自《季羡林经典作品集:红》作者:季羡林出版社:华艺出版社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

《趁你还年轻》 《趁你还年轻》-程琳

《趁你还年轻》是由侯德建词曲,程琳演唱的一首单曲。《趁你还年轻》词曲:侯德建演唱:程琳歌词也许你不相信你也许没留意有多少人羡慕你羡慕你年轻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你可得要抓得紧回头不容易你可知道什么原因有人羡慕你

趁你还年轻 华晨宇 趁你还年轻华晨宇歌词

趁你还年轻词曲:侯德健演唱:华晨宇趁你还不需要翻来覆去考虑又考虑趁你还不知道 为什么叹气趁你还没学会装模作样证明你自己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也许你不相信 你也许你没留意有多少人羡慕你 羡慕你年轻这世界属于你 只因为你

想死趁现在 趁现在没死,赶紧去做想做的事吧

趁现在没死,赶紧去做想做的事吧文/公元1874五年前的腊月廿八,半夜突然心绞痛兼五脏六腑翻江倒海,那时候多年没回家,好不容易能在家过年,便不想打扰他们休息,原以为只是吃错了东西,缓缓就会好,没想到越来越痛,终于还是敲开了他们的房门,凌晨四

声明:《趁年轻折腾吧 趁年轻,折腾吧!----袁岳 》为网友諟菈洣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