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①小弗郎士这天迟到,怕老师骂,特别是怕检查功课,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学。 ②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
2、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天气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能表现出小弗郎士是个怎样的孩子?
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是小弗朗士思想性格的基点,也是他思想转变的条件。
小结:(1-6)这一段写小弗郎士上学途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告诉我们小弗郎士有贪玩的一面,他没有学好功课,但还能重视纪律,管住自己,急忙赶到学校。
小弗朗土来到学校,发现今天上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的情形大不一样,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呢?这说明了什么?
这四个方面的不同渲染了最后一课的气氛,描写人们爱国的具体行动,点明最后一课引起了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也为小弗郎士的思想转变提供了条件。
总结:
1.教室里没有以往的喧闹,显得异常肃静。
2.韩麦尔先生态度温和又严肃。
3.韩麦尔先生的衣着与往常不同。
4.镇上有很多人来听课,但个个很忧虑。
当韩麦尔先生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小弗朗士的心情怎样?
感到万分难过。
为什么会万分难过?
因为韩麦尔先生的话使小弗朗士受到极大的震动: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对过去逃学的懊悔,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这些都使小弗朗士感到万分难过。
总结: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爱学习、热爱法语;
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小弗朗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见语文书)
这些能表明小弗郎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时的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已起了急剧的变化,先生强烈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使他懂
得爱学习、爱老师、爱祖国。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出我对被迫学德语的怨恨心情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鸽子是自由的,也暗示了“我”对自由和平的向往。同时在句子中还暗含有对敌人的讽刺和对敌人暴行的愤慨。
这个句子体现出小弗郎士怎样的心理变化?
此时的他已迅速成长起来,变成爱思考、理解祖国命运的孩子,已经变得懂事、成熟了。
在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也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为什么说“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这种直率批评表现了什么? 由于学生家长、先生本人以及学生平时没有抓紧学习祖国的语言,侵略者来到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学了,因而不能不说是“最大的不幸”。
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感情。
他高度赞美法国语言表现了什么?
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之所以用监狱之类作比喻是因为:在侵略者的残暴压制下,人们将被迫接受奴化教育,这意味着在精神上、文化学习上完全失去自由,这无异于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为什么“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这是韩麦尔先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
着重写韩麦尔先生以自己对祖国无限热爱的心情上好最后一课,以及小弗郎士激发了爱国热情,从一个天真、贪玩的孩子转变成为一个懂事、爱国的学生,专心上好最后一课的情景。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脸色惨白”?
脸色惨白是他内心悲痛的表现。因为,教堂的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将要代替法语,这两点是对韩麦尔先生的沉重打击,所以他脸色惨白。
小弗朗士为什么感到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小弗朗士从韩麦尔先生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正是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朗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
写“法兰西万岁!”时,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韩麦尔是位老师,对德军的暴行虽然愤慨不已,但他所能做到得是只能“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上“法兰西万岁”几个字,以表达他的悲愤之情和爱国激情,也更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因为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总结:韩麦尔是个怎样的老师?

他有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思想,亡国之际,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上了最好的一课,以此来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并对小弗郎士思想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切都说明一个普通教师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因此由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典型,更有代表性。
中心思想
《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以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教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