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华夏
图/俞升昇
【部分内容参考人民日报(微信号:rmrbwx)《环球时报》《证券时报》】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将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那么,媒体网友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你的看法又如何?
一、医保个人缴费比例上调
1
覆盖哪些人群?
(1)所有参保人员
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所有应参保(合)人员,即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
(2)困难者特殊对待
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可按照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2
改革力度有多大?
(1)目前补贴与个人比重约为4∶1
现行的医保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7.5%,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另外,由于中长期支出压力加大,居民医保筹资的增长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的增加来实现。财政补贴与个人筹资的比重已从最初的1∶1变成了目前的约4∶1。
(2)建议按3:1比例调整
专家建议,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可参照职工医保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分担比(约为3:1),将居民医保缴费财政和个人分担比的调整目标也确定为3∶1。
3
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如何算?
(1)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
用人单位以上一年度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为月缴费基数。
(2)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
单位和职工个人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高于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
高于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4
如何确保待遇“水涨船高”?
(1)支付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和门诊医药费用。
(2)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3)提高门诊保障水平
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
(4)缩小支付比例差距
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
5
何时开始提高缴费额度?
(1)6月底前作出规划
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作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12月底前方案“落地”
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二、媒体网友如何看医保多交钱
1、反对方:政府应实施全民免费医疗
政府应当把医保彻底担起来,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况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这样做的”。
2、支持方:美国都做不到免费医疗
其实全球医保现状参差不齐,比如,美国就不是“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奥巴马从上任开始就推医保,要求所有人都付费参加,但截至目前参保人数仍未达预期。
3、事实胜于雄辩:这两年财政收入增加缓慢
国家财政就那么多,能够分出来补贴医保的那一块不可能无限增加。国人要掏一部分自己的钱就医,国家补贴另一部分,成为我们这个超大型发展中社会的现实选择。这些年国家补贴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前几年财政宽裕的时候尚能勉强为之;这两年财政收入增加缓慢,问题就严峻起来了。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
1、反对方:真的行得通吗
①法律规定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27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②退休人员未必愿意
退休人员在工作期间已经按照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如果再让他们退休后缴纳医保费,他们未必愿意。
③退休人员没能力交
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低,有没有能力承担医保缴费,也需要思考。
2、支持方:随机应变
①可先行修改法律
尽管《社会保险法》明文规定,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但正如网友所说,实施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前,可先行修改法律。

②赋予更多权利
退休人员缴费如何做到“自发自愿”呢?可在法律上赋予他们享受更多的权利。尽管退休仍需缴费,可收益是付出的好几倍。
③缴费可少些
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低是事实,但缴费可以控制在他们能够适应的范围内,缴费相对来说低一些,但所有福利不变,如此算来,还是让利退休人员了。
3、一家之言:多缴多得
与其研究退休人员医保缴费,不如研究系统改革办法。应该积极鼓励“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即不适合强制所有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而是应该积极鼓励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自主选择多缴医保费,这样会为医保基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