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不高纵然有很多原因,记者查看广东省与广州市质监局抽检报告中发现,市民使用的床上用品,包括床垫、被套与枕套,均被曝出含有强致癌成分,而贴身使用的家居服,也出现PH值和纤维成分不合格等问题。
睡眠质量不高纵然有很多原因,然而,记者查看广东省与广州市质监局抽检报告中发现,市民使用的床上用品,包括床垫、被套与枕套,均被曝出含有强致癌成分,而贴身使用的家居服,也出现PH值和纤维成分不合格等问题,这会否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床垫甲醛超标如同“毒气垫”
根据广东省质监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深圳市天一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宝石”床垫(生产日期2012.11.20)检出甲醛释放量高达0.844mg/㎡h,是标准值0.050mg/㎡h的15.88倍。金富士家具(鹤山)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斯帝罗兰”床垫(巴黎情缘,生产日期2013年1月)检出甲醛释放量达0.322mg/㎡h,超标5.44倍。而此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当地市场上床垫产品的抽检显示,受检床垫不合格率竟高达50%,甲醛释放量超标最高达30倍。
床垫中的甲醛从何而来?广州市纺织行业协会一名负责人表示,原材料本身的甲醛超标是导致床垫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的首要原因。此外,椰棕、山棕床垫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大量含有甲醛的胶粘剂,也极易导致床垫成品甲醛超标。中国家纺协会的家纺质量专家阮业指出,床上用品出现甲醛超标等现象的很大原因在于染化料的使用不规范。“目前,关于床上用品的质量标准国家都有很严格的标准,出现这类问题主要还是个别企业的内控不严谨。”
不合格染料可致癌
在广州市质监局公布的2013年广州市床上用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中,记者发现,“穗棉”牌纯棉被套以及枕套均被检测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成分。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床上用品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可能在人体内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且潜伏期可以长达20年。而在内衣与家居服的抽检中,多款内衣裤及家居服存在“PH值”或“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等问题,可能破坏人体皮肤酸碱度平衡,引起皮肤过敏或感染。
问及不合格染料出现的原因,广州市质监局表示,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不安全环保的染料和助剂,或是对标准的不熟悉,对原料进货的把关不重视,以次充好的侥幸谋利心理。 (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