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退耕还林的意义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

摘要:指出了退耕还林是国家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开展的绿色环保工程,该项工程要求有布置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的种植适合不同地区的树木,在植树工程中恢复地森林原有植被和生态环境。为了进一步减少这种影响对农户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提出了适宜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起关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影响的框架,利用现有的有效数据和农户个体情况,根据适宜的经济模型进行建模,从而识别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减少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生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27-02
  1 引言
  我国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尘暴、洪涝灾害、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国家的生态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于1999年提出退耕还林计划。该计划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然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给部分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农民的生存方式。因此,解决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是目前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的重要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借鉴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利用2004年北京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小组在宁夏和贵州开展的退耕还林调研数据,结合当今农户生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析农户可持续生计状况和受到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
  2 退耕还林实施背景与现状
  2.1 退耕还林的施行背景
  1999年国家为了减缓我国环境问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减少水土流失、洪涝干旱、沙尘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初步提出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工程计划。1999年的3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在国家的号召下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的1月10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工会正式召开退耕还林电话电视会议,从而确定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2.2 退耕还林起到的成效
  退耕还林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生态急剧恶化的症状,国务院将“封山造林,退耕还林”作为生态重建,整治环境的重要措施。退耕还林的实施也改变了农民们祖祖辈辈耕种粮食的传统习惯,实现了“毁林开垦”到“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了中西部“三农问题”的解决。退耕还林使水土流失的改良进程和土地沙化的治理步伐加快,同时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促进了基层干部和广大人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3 退耕还林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3.1 农民可持续生计方法
  农民可持续生计计划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chambers等人发展起来的生存计划工作。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这种可持续生计有着不同的定义,英国国际发展署认为:一种生计只有当它在能够应对各种压力,并从压力震荡中恢复本貌,在当前的情况下维系生存能力,同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基础,才是可持续性的生计。我国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被定义为:要维系或提高资源的生产力,同时要求储备并消耗足够的食品与现金,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人们要有进行选择、利用资源的机会,同时不妨碍他人目前或者将来的谋生机会,稳定的生计即由此获得。
  3.2 适用于当今我国农户的框架
  可持续生计框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当代贫困农户的生计状况,它是一种可贯穿于农户生计应用中的逻辑思维工具。应当合理运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在具体的情况中结合适当的环境条件和农户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地的优先需求,对农户生存做出精确的评估。
  根据不同的农户情况,可以运用多种可持续生计框架。Scoones和carney都是可以运用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式,可以在对中国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具体评估中,采取英国发展署制定的SL框架,用这种可持续生计框架可对我国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一个准确的评估,也可以对退耕还林政策在缓解贫困和可持续生计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3.3 持续框架的评估结果
  退耕还林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地方发展的环保项目,在4个方面影响到了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脆弱性,生计策略与活动,生计产出和资产。其中资产、生计产出和脆弱性都属于状态变量。也就是说,农户所具有的资产,生计产出和脆弱性,在退耕还林之前就存在一个水平。与此同时,生计策略与活动是过程变量。通过退耕还林的推进和进行,三者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改变。通过研究实验证明,框架结构说明了生产策略和活动不只可以转化结果,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笔者认为资产对升级产出甚至对整个生计状况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框架中,退耕还林的推进更加突出了5种资产的作用,资产的长期效应和收入短期效应对脆弱性产生影响。
  4 时代大数据
  从土地划分的角度出发,可以把我国的土地地区按地貌类型分为土石山区,河谷川道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山石地区占总土地面积的18.8%,河谷川道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各占12%和69.2%。在这些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常常会发生,沙尘暴,洪涝灾害和冰雹灾害。国家在这些地方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在短期来看,降低了农民可持续生计能力,从长远来看,提高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速度,有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具体成效分析可以从以下数据着手研究。
  4.1 农民收入数据分析
  农户的收入主要分为短期收入和长期收入,对于退耕还林影响区的农户来说,短期收入来自于:退耕还林补助,和非农务劳动的收入,如打工,手工收入等等,如果不计农户获得的退耕还林补助农户的收入自退耕还林计划后变化并不大,虽然农户不能通过耕种获得收入,种植收入明显减少,但是农户通过获得更多的务工和非农业收入来支撑家庭生活,由此看来,农户的自营业收入水平并没有降低。在对于农户的收入比例调查中,我们得知退耕还林补助在纯收入中占到了17.9%,短期内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退耕还林统计数据表示,只有7.2%的退耕户获得了和从前同一水平的林业收入。另一方面调查显示,某地区的还原生态森林比例增至99.7%,但是由于树苗的生长缓慢,并且受到当地环境的现状,在4到7年内补助期内难以获得林业产物。近57%的受访者预期补助后期也很难以获得林业收入。改行养殖的农户表明,收益养殖户纯收入数额上有所增加但是并不显著,非农收入在退耕还林工程改造后显著增加成为几年来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从我们的收入分析可以看出,农户收入逐渐由务农收入转变为非务农性收入,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退耕还林的措施有可能会激发农民大量外出劳务,对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4.2 退耕还林对资产结构的影响
  退耕还林政策除了对农户的收入有影响,也对生产升级资产的衡量有重要的影响。自然�Y本匮乏,限制了农户从土地取得可持续的收入。对于中国的务农农民而言,土地是他们获得稳定收入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同土地有着不同的生产功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让部分生产力贫瘠的土地的生产力急剧增大。
  种植业是部分贫困山区维持生计的主要来源,所以自然资本特别是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的生计状况和可持续生计的变化。在过去,退耕还林计划实施之前,农户拥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土地的质量较低,土地的持续输出能力较差,退耕还林计划实施之后,土地所拥有的土地面积虽然减小,但是土地质量却有了质的提升。通过调研发现退耕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较大,退耕地生产力高且剩余耕地产出低的农户,返工可能性大,林业预期收入低,返工可能性大。
  5 结语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短期的收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在短期内会降低农户的整体收入。但是长期来看,资产积累是决定农户生计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为了促进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发展,在实行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的时候,不仅要对农户进行直接补给,也需要加强农户的资产积累能力和升级能力的增强。
研究退耕还林的意义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秦榆林,聂 丛.农村经济学研究[J].绿色环保农业发展,2002(1):234~244.
  [2]胡 尧.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岷江上游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福建农业,2014(4).
  [3]秦芬红.林业技术研究与可持续生计的关系论[J]. 时代科技(上),2015(6):321~33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4851/937452015316.html

更多阅读

论法治的意义 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

上学期法理课的期末论文,全是自己写的,感觉不错,哈哈。论法治的意义内容提要:本文从法治的定义与理解出发,结合当今形势引发对法治意义的思考,通过利用对比和举例的方法,研究了法治与德治,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并阐述了法治的作用,证明了法治的

游行的意义韩寒 韩寒的马达加斯加微博

游行的意义在9月18日这个敏感的时刻,我有的朋友开始研究要不要游行。当然,游的主体可以是反日保钓救船长。终于,在一个很多论坛里连“游行”两个字都打不出来的国家里,我们有行可以游了。那么,要不要参加这次命题一日游呢?首先,我认为在

诵经的意义和目的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诵经的意义如同我们眼前出现一位得以信赖的圣者、导师(释加牟尼佛),让我们学习做模范;虽然他已涅槃,我们无法从中直接得到指引。但,他曾经教诲过的、令大众受用的法,都一一由他的徒弟详细记录下来了。我们把经文念一遍,就如同佛陀站在眼前为

《矛盾论》《实践论》全文及读后感 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意义

这是二篇哲学著作,对我们认识事物和问题会有所帮助《矛盾论》全文毛泽东一九三七年八月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

也谈人生的意义 将心比心 比尔

也谈人生的意义茅于轼再过两年我就要八十岁了。人生的旅途快走到尽头了。这几年我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何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了几年,答案慢慢地浮现,越来越清楚了。我很后悔,到老才认真地想这个问

声明:《研究退耕还林的意义 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研究》为网友小生逍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