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怀不乱的男人有吗 “坐怀不乱”是男人不乱还是女人不乱?

关于“坐怀不乱”的典故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的史料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这个故事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于城门,遇到一无家女子。柳下惠恐怕她被冻死,就叫她坐在自己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她共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评价。

如今,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已过去了二千多年,然而,却出现许多的疑问值得推敲,其中之一就是,“坐怀不乱”中的“坐怀”二字是指那名女子坐在柳下惠的怀中,而“不乱”二字所指的是柳下惠不乱,还是那名女子不乱呢?也就是说,柳下惠坐怀不乱,而怀中的那名女子乱不乱?

要说明这个问题,那就先看看另一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明朝山东泰和典史曹鼎在一次押解一名绝色女贼回城途中,看看天色已晚,恐怕来不及进城,于是就与这名女贼夜宿路边的一座破庙里。当晚,这名绝色女贼使出浑身解数,频频以色相引诱,那曹鼎快要支持不住了,便在一纸片上写了“曹鼎不可”四字贴在墙上警示自己。过了一会,那曹鼎又揭了下来烧毁。那女贼再次挑逗,曹鼎坚持不住时,再写,后再烧;又再写,后又再烧,二人你来我往数十回较量,终于天亮了,曹鼎最后战胜了自己。

坐怀不乱的男人有吗 “坐怀不乱”是男人不乱还是女人不乱?

不管是“坐怀不乱”,还是“曹鼎不可”,也许有的人认为他们虽然没有做出越轨的行为,可难道心里就没有一点越轨的想法吗?从性科学的角度分析,他们不可能心如枯井,难有点水,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故事中说他们之所以没有越轨之举,是因为他们认为君子就该守身如玉,洁身自好,而不是想入非非。

其实,与其说是他们强迫自己约束自己,还不如说是中了孔老夫子的“流毒”。西方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曾写道:美貌比金银更容易引起歹心。想想孔子告诫弟子的十六字真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面对美女,我们还能“坐怀不乱”、“曹鼎不可”?恐怕早已经是坐怀就乱、不可也可了!

说到美女,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美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美的本身,而是在于美引起的效应。中国的四女美女为何能流传千古?就是历代文人相互炒作的必然结果。比如唐代美女杨玉环,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而令世人对大唐皇宫的美女无不心醉神迷。“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代美女不仅让君王从此不早朝,而且让天下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这样的女子是何等的美丽?

如果说《长恨歌》描写的是古代宫廷的美女的形象,那么《汉乐府集》中的《陌上桑》刻画的则是民间美女的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由此不难看出,不管是宫廷美女杨玉环也好,还是民间美女罗敷也罢,她们的美丽无不是耀眼炫目,令人心旷神怡。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宁的心情和从她身上获得的审美满足。同时,这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男人好色的真正原因。

说到好色,其实好色也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有好色的。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京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宋玉“为人体貌闲丽”,是有名的美男子,邻家女登墙窥视三年,不是好色又是什么?

说到底,从古至今,无论男人,也无论女人,无不有好色之心,只是人们所持有的立场和观察的角度不同罢了。正如古语所说,哪有少男不钟情,那有少女不怀春?既然如此,那么,“坐怀不乱”究竟是男人不乱,还是女人不乱呢?那就从另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版本再看一看究竟是谁不乱?

据有关史料记载,柳下惠,原姓展,名获,字子禽。余展无骇为鲁国司空。子禽官拜士师,即掌管监狱的官员。因他居官清正,执法严谨,不合时宜,弃官归隐,居于柳下,即今日的濮阳县柳屯。死后被谥为“惠”,故称柳下惠。

关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其实说的是展获“坐怀不乱”的故事。说的是一年的夏天,展获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穿衣。此事传为佳话,后世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的千古美谈。

其实,两个版本说明同一个问题,不论是柳下惠与无家可归的女子同衣共坐也好,还是展获突然见到裸体女子急流勇退也罢,而都是那名女子首先没有淫乱的行为,才导致柳下惠不敢淫乱,也就是说,是因为那名女子谨守妇道,才成就柳下惠“坐怀不乱”的美名。

古代社会,是彰显男人权利的社会,男人与女人共在一室没有发生性关系,就成为了男人的美德。其实,没有女人的美德又何来男人的美德呢?试想,如果那名女子以“乱”引诱柳下惠的话,不知道这位坚守孔孟之道的大贤人还会不会“坐怀不乱”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4951/595271361523.html

更多阅读

美色当前男人坐怀不乱的五个前提 坐怀不乱好男人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流传了2千多年,人们感叹于柳下惠不近女色,这也是后来中国女性一直追求的榜样,是中国道德模范的标志性人物,被人们称之为“和圣”。然而,到了今天,有人认为柳下惠坐怀不乱是不可能的,并怀疑柳下惠之所以能够坐怀不乱,那

(转载)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柳下惠(前720年—前621年),原名展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惠,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周朝诸侯国鲁国柳下邑(今山东平阴孝直镇展洼村)人,曾担任鲁国大夫,后隐遁,鲁孝公之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坐怀不乱”

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 柳下惠坐怀不乱?―个上千年的谎言

通常来说,事情发生得愈早,给人们的印象愈模糊。上个月的事总不如本月的清晰,童年时代的不如青年时代的记得牢靠。正如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在刚转身而去的时候,衣服、头发以至鞋子,都清清楚楚在你眼里,走得越远,背影越模糊,到了视界的尽头,只剩

坐怀不乱的男人 男人如何才能坐怀不乱

男人为何好色是很多女人关心的问题,事实上,关于这一点,很多研究学者都表示,男人好色是一种天性。那么,什么样的男人能够抵抗诱惑?男人拒绝女人的方式都有哪些?今天,小编从男人心理为你揭秘!男人拒绝女人的方式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流传

声明:《坐怀不乱的男人有吗 “坐怀不乱”是男人不乱还是女人不乱?》为网友莫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