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婴儿泪囊炎(NeonatalDacryocystitis)是1岁以内的小儿常见眼病,约占婴儿的5%~6%,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内。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婴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是1岁以内的小儿常见眼病,约占婴儿的5%~6%,一般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内。可单眼或双眼发病,主要表现为流眼泪、眼部脓性分泌物、泪眼汪汪等症状,压迫泪囊区时有黏稠脓性分泌物回流,有时显现泪囊区肿胀。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泪囊炎、甚则引发泪囊瘘、眶蜂窝织炎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结膜炎症并诱发角膜炎症,影响视力。
眶蜂窝织炎
病因
婴儿泪囊炎的形成,是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造成的。常见者为鼻泪管下端的先天性残存膜所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极少数因鼻部畸形、鼻泪管狭窄所致。因泪液和泪囊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泪道中积存和繁殖,形成泪囊炎。
但多数先天性残存膜所封闭的患儿,出生后3~4 周会自然破裂。自然产的婴儿,经过产道挤压,有时候可以使鼻泪管的薄膜因此破裂畅通,然而以剖宫产方式分娩的新生儿,由于没有受到产道的挤压,出生后鼻泪管下口较长时间不打开而使泪道堵塞,导致泪液不能排泄,引发细菌感染而形成泪囊炎。
泪囊按摩
按摩的效用在于增加泪囊内静水压,进而经压力传导使鼻泪道中膜性阻塞物破裂、有助于排出泪囊中滞留的泪液,破坏了细菌生长的环境、使泪囊内形成相对负压,让药液通过虹吸作用有效进入泪囊,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
无脓性分泌物按摩方法:操作者洗净双手, 用食指指腹同时压迫患眼上下泪点(即内眼角处开始),自泪囊向鼻泪管方向挤压,力度温和适中,沿着眼眶顺着鼻子下行到鼻翼处。
有脓性分泌物按摩方法:用拇指或十指指腹压迫泪囊,按在宝宝的鼻根及眼睛的内眦中央的部位,往眼睛的方向挤压脓液,宝宝的眼角就会有一部分脓液流出来,然后帮宝宝擦干净后,滴入抗生素滴眼液。
每日按摩3 次~4 次, 每次 15 下~20 下,按摩后用温盐水清洗眼部, 然后再局部滴入抗生素眼液, 如托百士一日4 次~6次。如经治疗1个月,未见好转,建议采取加压冲洗术。
加压冲洗技术
表面麻醉可用可不用,将患儿仰卧后,头稍侧向对侧固定好,先将泪囊区按压一下,使泪囊内分泌物排出以后,丹将冲洗针头插入下泪小管内,然后缓缓用力推入液体,使生理盐水冲破阻塞的先天性残膜而使泪道通畅。有部分患儿一次冲洗即可畅通,部分不畅通则需要每周冲洗两次,但如果连续三周还是没有畅通,建议采取泪道探通术。
泪道探通术
按摩和加压冲洗没有效果,且没有急性炎症的泪囊炎患儿方可实行此方法。
需要浅度麻醉后( 患儿不动, 有自主呼吸) , 操作者严格无菌操作, 先用泪点扩张器将泪点大, 常规泪道冲洗 1 次并将脓液冲洗干净。然后用泪道探针直插入泪点内,将鼻泪管探通, 再行泪道冲洗。术后泪道冲洗 3 次, 并配合泪囊区按摩加滴抗生素眼液。
不过,美国小儿眼科及斜视专科协会(AAPOS)在泪管堵塞的治疗建议上,没有一项提及泪道冲洗。如果超过12个月以上仍然有泪道阻塞的情形,并且在泪囊区按摩无效,也进行泪道加压冲洗亦无效后,才建议寻求眼科医生为宝宝执行泪道探通的手术。但也有部分眼科医师主张早期进行泪道冲洗和鼻泪管探通术,在其研究发现6个月前的鼻泪管探通成功率明显高于6个月之后的成功率。所以,家长们应该以宝宝基本的情况结合所治疗医师的建议下,替宝宝做出适当的选择!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