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春阴碑

琼岛春阴碑位于琼岛东侧,立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碑文为乾隆所写。“琼岛春阴”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琼岛春阴碑
远眺琼岛
碑座雕刻
碑座雕刻
琼岛春阴碑方首加四角攒尖式顶,高4.1米,四脊雕龙,碑身四框刻缠枝纹饰,须弥座下承以方形石台,碑座四周有雕刻精致的石护栏。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其余三面皆刻乾隆帝行书诗句。碑阴为乾隆帝御制七律:“良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记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暗发浩歌。”(乾隆十六年七月);碑左侧:七绝,(乾隆十九年正月);碑右侧:七律,(乾隆十八年秋)。碑旁有迂回曲折的小路直达见春亭、看画廊。
其实,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殿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琼华岛自金大定十九年(1179)建离宫以来,不断修缮,景色不凡。《八景图》记述说:“山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彩(氤氲读yīnyūn,古代指阴阳二气交会和合之状),郁郁纷纷,变化翕忽,莫测其妙,故曰琼岛春云。”因乾隆帝诗中有“当春最早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之句,故而将其御改为琼岛春阴,表示他很关心农情。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