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译东诗词鉴赏并赏析 〖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赏析:《诗经》205篇 <81-100>

 

 

 

古典诗词赏析:《诗经》205篇 <81-100>    

 

目录

081 诗经——《萚兮》
082 诗经——《狡童》
083 诗经——《褰裳》
084 诗经——《丰》
085 诗经——《风雨》
086 诗经——《子衿》
087 诗经——《扬之水》
088 诗经——《出其东门》
089 诗经——《野有蔓草》
090 诗经——《溱洧》
091 诗经——《鸡鸣》
092 诗经——《还》
093 诗经——《著》
094 诗经——《东方之日》
095 诗经——《东方未明》
096 诗经——《南山》
097 诗经——《甫田》
098 诗经——《卢令》
099 诗经——《敝笱》
100 诗经——《载驱》  [配乐]  诗经.风》之《关雎》   

 081 诗经——《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注释:

    萚:音拓,黄叶,草木脱落的叶,易随风起落。]
    女:即汝,此指萚。
    叔、伯:称男子,长为伯,幼为叔。
    倡:领头先唱。
    和:随从应和。
    女:即汝,此指男子。
    漂:此即飘字。
    要:相约,会和。

赏析:
     《萚兮》描写随风起落的草木的叶,触景生情,引出男女对歌倡和的情趣,表现了一份应和的心思,所谓情与景应,歌与人和,一片于簌,自是民歌本色。未必定会有什么社会人生的讽喻寄托。

082 诗经——《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注释 :
    狡童:狡黠的小伙子。
    故:原因。
    息:安睡。

赏要:
     《狡童》描写女子因男子的不理睬,而寝食难安,表现了一种失恋的痛苦。诗写得直朴无华,选择的事物是日常生活。但也正因为是最平常的生活,也就见出男女二人的情意,不说话,不共食的偶然性,可以见出日常形影的必然性,而且就是一种失恋,似乎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小误会, 诗写女子娇嗔口吻,“彼狡童兮”,责骂中带着的爱,也道出了其实的心理。

083 诗经——《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注释:
    子:此女子称情人。
   惠:爱
    褰裳:提起下装。褰音千,上衣下裳,古代称下装叫裳。
    不我思:不;思我的倒文。
    且:音居,助词
    洧:水名,发源于河南登封阳城山,经密县与溱水会合。

赏析:
      《褰裳》描写女子在溱洧河畔与情人相约而不得见的思念与猜忌,并由此而责备。涉水渡河,本是相思相爱的自然情理,因而爱之切,不见而来,也就怨之深,爱而怨,怨中爱,复杂细腻,真切自然,别是一番滋味。

084 诗经——《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注释:

    丰:丰满,容光焕发。
    俟:音四,等候。
    送:伴送,陪行。
    昌:形容身体强壮。
    衣:穿上。
    锦:锦衣,女子出嫁时穿在里面锦缎衣服。
    褧衣:褧,音窘,又禅衣,用绢或麻纱制作的单层罩衫,罩在锦衣的外面。
    叔、伯:此称迎娶新娘的随从人员。
    与行:一同回家。

赏析:
     《丰》描写女子绝男子的追求,事后又表现出无限的后悔,自己穿着嫁装盼望男子前来迎娶,表现了失时的懊悔。诗叙述前后迥然的变化,构成鲜明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戏剧性色彩,让人去联想回味。造成这种戏剧的原因是什么?或许这正在于女子一时的迟疑,但终究不难压抑人生的追求。诗只是用形象、叙述来表现罢了。

085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凄凄:寒冷的样子。
    喈喈:此形容鸡互相应和的叫声。
    云:发语词。
    胡:为什么。
    夷:平,此指心情平静,此句以反问表示。
    潇潇:风雨急骤的声音。
    瘳:音抽,病愈

赏析:
     《风雨》描写了一副风雨交加的情景,可是那鸡并不因为它阴沉昏暗,阵阵寒意,甚至急风骤雨而停止鸣叫。说它是是兴起之词,言处乱世思君子,或者是描写妇人忽然见到意中人的欣喜,都在表达渴望的初衷,表达一种不变的意向,结尾的反问更强烈地加深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086 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
    挑达: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赏析:
     《子衿》描写渴望与意中人来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所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度日如年的相思,自然因为深刻难忘的印象和恋慕,而那个衣领青青的形象,总在眼前和脑海里,刻骨铭心,忧思难忘,忍受不住,去那城楼盼望,彷徨徘徊,反倒更见出心情的急迫。

087 诗经——《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注释:
    扬:形容流水迅疾的样子。
    不流束楚:水漂不走柴草,喻忠实的爱情。
    鲜:少。
    女:通作“汝”。
    诳:欺骗。
    薪:柴。
    不信:不诚实。
    言:流言

赏析:
        《扬之水》描写兄弟之间因听信谗言,发生矛盾,而作出的劝告。诗以激扬之水,流水走成捆的柴草起兴,象征兄弟间自身团结就不会被谣言折数,对后面的劝说就会起到形象的启示作用,还会增加劝说的力量。

088 诗经——《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注释:
    东门:郑国都城东门,相传为游人聚集之处。
    缟:音稿,素白绢
    綦:音机,暗绿色
    闉闍[:音因都,古代城门层的护门小城。
    藘:虑加草头,音虑
    荼:此指茅穗,色白。
    且:往,此以行动代结果,去往的处所。
    茹藘:茜草,根可以作红色染料,此代指红色佩巾。

赏析:
     《出其东门》抒写男子对意中的爱人忠贞不渝的感情,诗以城门云集的众多女子陪衬自己心中的爱人,以服饰代人,以色彩显形象,鲜明而突出,正是表现出心中情感的深刻。

089 诗经——《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注释:
     野:郊外田野。
     蔓:音万,茂盛。
     漙:音团,形容露水多。
     清扬:形容眼睛清澄明亮。
     瀼:音瓤,形容露水多。
     邂逅:没有事行相约,碰巧相遇。
     适:恰好符合。
     臧:音脏,好,善。


赏析:
     《野有蔓草》描写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间不期而遇,自然结合的情景,表现出内心的无限喜悦。诗以田野郊外,草蔓露浓为背景,同时也是一种象征,情长意浓,男女相遇,自然情景交融,人不期而遇,情也就不期而至了。宋代的朱熹就解释得好:“男女相遇于田野草蔓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言各得其所欲也”。

090 诗经——《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

    溱、洧:河名
   涣涣:冰河解冻,春水满涨的样子。
    秉:拿着。
    蕑:音坚,一种兰草,古代习俗,在每年上巳日,即农历三月三日人们都去到水边
    洗濯,表示祓除不祥。郑国的风俗,这一天男女聚集在溱洧两水之上,秉执兰草,拂除不祥。
    相谑:相互逗弄玩笑。
    维:语首助词,无实义。
    訏:音虚,广大无边。
   勺药:即芍药,三月正是开花季节。男女相赠,表示相互之间和乐,汉人高诱曾说:“郑国淫辟,男女私会于溱洧之上,有询訏于乐,勺药之和。”
   浏:音刘,水深而清。
   将谑:与相谑同。

赏析:
     《溱洧》描写三月三日民巳节溱洧河上畔男女青年游春相戏,互结情好的动人情景。祓除不祥的风俗已让位于青年男女的游春。诗中有景色,有人物,有场面,有特写。而特别突出人物的对话,欢声笑语,香兰扑鼻,而勺药动人。相赠相结,不仅在于此情此景,更给人无限想象,将来的景,将来的情。

091 诗经——《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
    既:已经。
    朝:朝堂,古代君子与臣子聚会讨论政事的地方。
    盈:满,此指上朝的人已站满了。
    匪:同非,不是。

    则:之。
    昌:盛多。
    薨薨:音轰,象声词,虫子飞鸣的声音。
    甘:快乐。

赏析:
     《鸡鸣》描写鸡鸣拂晓的时候,妻子催促丈夫早起上朝,丈夫贪恋床第,用话搪塞,表现了一段夫妻生活的情趣。诗用对话,表现了妻子的勤勉和丈夫的慵懒,人物性格对比十分鲜明。

092 诗经——《还》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注释:
    还:轻快敏捷的样子。
    峱:音挠,齐国山名,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并驱:并驾齐驱。
    从:追逐。
    两肩:两只大兽。
    揖:作揖。
    儇:音宣,轻捷,灵巧。
    茂:茂美。
    两牡:两只雄兽。
    昌:壮盛。
    阳:山的南边。
    臧:好。

赏析:
     《还》描写两位猎人在峱山相遇,并驾齐驱,一同追杀,相互赞美,表现出勇武中的礼貌风气。诗写猎兽,二人只是偶然相遇,并驾齐驱,并无争逐,还作揖相赞,或者正是诗人力赞的精神。

093 诗经——《著》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
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
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
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俟:等待。
    著:通作“宁”古代贵族住宅的正门到屏风之间的地方。
    充耳尚之:缀之
    琼华、琼莹、琼英:皆美石之名
    庭:屏风和正房之间的平地。
    堂:正房中一块宽大的地方。
    英:也形容玉的光彩

赏析:
     《著》描写临嫁的新娘等待新郎迎娶时的张望,表现出一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体现的正是新娘对自己命运的强烈关注。诗描写很细,从入门到堂,极富层次,正体现新娘的观察很细,一步一步,一层一层。本来关注的重点是人,诗不写新郎的容貌,却只写充耳,用玉显示人物德行才华,丝线三色,充耳上玉的光泽,都被观察到了。特别之处还在诗的视角的真切,不写正面,而写侧面,不写其他部位,只写头部。这里透着诗的储蓄,也透着女子的心态。

094 诗经——《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注释:
    姝:美丽。
    履:同蹑,放轻脚步。即:相就,亲近
    闼:音榻,门内
    发:走去

赏析:
    《东方之日》描写热恋中的女子到男子家中幽会的情景,两情相悦,嬉戏快乐。诗以“日”“月”代表白天、黑夜。也显示时间的久长,情意的深长。而妙超却在二人的调笑嬉乐,你碰我的膝,我踩你的脚,着墨不多,却是点睛之笔,既是一种青春的大胆碰撞,也在表达嬉游和快乐。

095 诗经——《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毛译东诗词鉴赏并赏析 〖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赏析:《诗经》205篇 <81-100>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注释:
     颠倒衣裳:颠倒了上装和下装。古代上装称衣,下装称裳。
     公:公室;
     晞:音希,天刚亮
     樊圃:编篱笆,构筑园圃。
     瞿瞿:惊慌失色的样子。
     辰夜:早晨和夜晚。
     夙:早。
     莫:音木,古暮字

赏析:
     《东方未明》描写公室服役的紧急与繁忙,表达了当事人的怨怒。其中“颠倒衣裳”,暗中摸索穿错衣裳的细节短现了催逼的紧张和狼狈的情景。

096 诗经——《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1]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兿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鞫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注释:
    南山:在今山东临淄县南,又名牛山。
    崔崔:山势高峻
    绥绥:行走迟缓,追随的样子。
    鲁道:去鲁国的大路。
    齐子:此指文姜,齐襄公同父异母的妹妹,嫁与鲁桓公。齐襄公与其妹文姜有私。
    屦:音具,鞋
    五:通“伍”,并行成列。鞋以两只为一双,象征男女匹配。
    緌:音蕤,帽带
    庸:从,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兿:音异,种植
    衡从:横纵之异体
    鞫:追求

赏析:
     《南山》揭露和讽刺襄公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私通的淫乱无耻。诗以本性淫媚的南山雄狐比喻齐襄公,每节结尾又以反问的笔调予以责斥。但是,诗的基本准则是当时的婚姻制度,多处以生动的比喻起兴,葛履冠缨成双,种麻纵横有序,劈柴用斧都在象征男女夫妇匹配的天经地义,而允许破坏,写得隐晦曲折,而参照《左传》桓公十八年记载,齐襄公与文姜奸情败露,被鲁桓公察觉,而鲁桓公终被齐襄公暗害而死,诗的主题就更明确了。

097 诗经——《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
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
未几见兮,突而弁。

注释:
    无田:不要耕治
    甫田:荒芜多草的土地
    远人:远去的人。
    忉忉:忧虑的样子。
    桀桀:形容野草长得 很高。
    怛怛:忧虑不安的样子。
    婉、娈:年少而美好的样子。
    总角:童子将头发梳成两个髻
    丱:音贯,形容总角翘起之状
    弁:音片,冠名,男子二十而冠

赏析:
     《甫田》描写对久别远行人和思念。诗从田中又高又长的莠草写起,展示了一幅荒芜的景象,表明正是自己无力种田,远役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破坏。但诗人正话反说,田园越荒芜,却越说不思念,只是表达的思念也无可奈何,最后一间只好借助想象相见的情景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而且又是正话反说,“未风见”,看似时间不长,其实正意味着久长,因为少年郎已戴了成人冠,时间已不知多少年了。

098 诗经——《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注释:
    卢:猎犬,大黑犬。令令:铃声
    重:音虫。重环:子母环
    鋂:音梅。重鋂,一个大环套两个小环
    偲:音腮,须多而美

赏析:
    《卢令》赞美猎人勇武多才,具有仁慈之心。诗从猎犬写起,乃是烘云托月的手法,既引出猎人,又烘托猎人。

099 诗经——《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注释:
    敝笱:破鱼竹笼,喻文姜
    梁:拦鱼霸,像水中堤,中间穿孔,将笱放在孔内。
    鲂鳏:音房官,鱼名,鳊鱼和鲩鱼。
    齐子:文姜已嫁。
    归:回娘家,暗指文姜回齐与襄公私会。
    其从如云:齐襄仍纠缠不已
    鱮:音序,鲢鱼
    唯唯:游鱼互相追随

赏析:
     讽刺鲁庄公任让母亲文姜,自由回齐国与齐襄公幽会。诗以破败的鱼笼不能关闭鱼起兴,象征文姜的无耻行为,而借随从的众多,讽刺庄公的无奈。

100 诗经——《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1]朱鞹。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鲁道有荡,齐子游遨。

注释:

     载驱:齐襄驱车会文姜
     薄薄:车声
     簟茀:竹席车蓬
     鞹:音括,光滑的皮革
     发夕:离开所住的宫室
     骊:音力,黑马
     沵:音你,众多或柔和
     岂弟:音凯替,欢乐
     儦:音标,众多

赏析:
     《载驱》描写齐国文姜驾着车马加齐的仪仗随从,讽刺文姜与庶兄襄公幽会的可耻行为。诗的描写主要是对照反衬,借车马的华贵,盛众反衬文姜行为的无叟,尤其叙写文姜“岂弟”和乐,不以为耻,更是绝妙的讽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5251/333645938012.html

更多阅读

毛译东兵法十三篇阅读 连锁店长兵法十三篇

  店者,广而占之也;长者,掌也。   店长顾名思义,乃是一店之长。作为一店之长的店长,在连锁行业里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连锁行业的发展,店长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对店长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已经成为连锁行业里不争的事实,“店长

中国出了毛译东电视剧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谒韶山毛主席故里记史荣东我们来到了仰望的圣地――毛泽东主席诞生地韶山冲,车辆未到韶山路上已挤满祭拜毛主席故里的车辆,一辆辆大客车小轿车都在韶山下车,男女老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导游率领下,排着一列列长队进入毛泽东广场。

电视剧毛译东演员表 电视剧毛泽东演员表

演员――角色――备注侯京健――毛泽东――青年毛泽东。唐国强――毛泽东――中老年毛泽东。刘丛丹――杨开慧――毛泽东首任妻子。刘劲――周恩来――夏德俊――周恩来――青年周恩来王伍福――朱德――任山――朱德――青

毛译东十二大惊人奇迹 盘点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十大惊人奇迹

第三位:霍去病战匈奴霍去病是汉代名将卫青及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汉武帝托孤大臣霍光异母兄。其人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

声明:《毛译东诗词鉴赏并赏析 〖诗词鉴赏〗古典诗词赏析:《诗经》205篇 <81-100>》为网友坏的彻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