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创新的教育。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面对问题意识普遍淡薄的中学生,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培养的方法、问题式阅读教学的设计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者谈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问题意识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世纪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而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目前,中学生问题意识普遍淡薄,“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是教育的悲哀。
一、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
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问题是开展问题式阅读学习的根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在感知文本的过程中,要有对问题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当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时,在学生心里,就造成了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这就是问题意识。根据本校学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归纳得出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有如下三种情况:有5﹪的学生不想问。因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不强;有75﹪的学生不敢问。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害怕、胆小、自卑。一是受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重知识轻问题,重双基轻创新和实践,迷信书本迷信教师;有20﹪的学生不会问。一是不懂提问的方法。一是不会表述存在的问题。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
针对上述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求教师树立三个基本理念: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二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开发学生潜能为本位;三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珍惜学生独特体验为原则。其次,要讲究具体的方法。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一般都养成了不开口的习惯,尤其是中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从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始做起,想办法主动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引导他们开口提问。比如:走下去和学生融为朋友,让学生“敢问”;把“问是一种能力”挂在嘴上,让学生“要问”;把“言者无罪”“问者不错”写在脸上,让学生“多问”;把学生关注的问题摆到桌上,让学生“备问”;把专注倾听、耐心等待,积极评价送给对方,让学生“乐问”。
三、问题式阅读教学的设计
问题式阅读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以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等亲身体验的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它一般分为五步:
第一步,“自主存疑”。每学习新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查字典、找资料、提出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存在的问题。比如学习《敬畏自然》一课,至少提前半天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资料。无论是字、词、句上的问题,还是段、篇、章上的问题;无论是文章思想情感内容上的问题,还是写作表达形式上的问题;无论是文章自身的问题,还是与之相关的问题。只要是自己在预习中不理解、不明白、读不懂的,都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实践证明同学们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大多是对课题、一些语句的不理解,也有问这篇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呀,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呀。毛泽东不是说过人定胜天吗,怎么要我们敬畏自然呢?等等。
第二步,“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希望弄懂些什么。解决一般性问题,梳理、整合意见,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或不完全明白,也可以提出新发现的问题。比如《敬畏自然》,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合作、探究,把解决不好的问题再提出来。比如:有的小组提出“苍蝇、蚊子是令人讨厌的害虫,文中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有的小组提出“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在不存在?这个‘智慧、生命’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有的小组提出“我就是我,宇宙就是宇宙,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的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有的小组提出:“从古至今,人类都是万物的灵长,自然的主宰,人类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造福,而今要我们敬畏自然是不是太消极了?”“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等等。“合作探究”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读练。在这里,教师的“导”主要是分层组织阅读活动的自主进行,帮助他们沿着探究的方向去阅读教材,生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又去研读,求得部分问题的自能解决和新问题的再生成。
第三步,“组组、师生合作探究”。是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展开全班性合作探究。在教师的组织下,将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展示性交流。交流的方式有:小组代表汇报式,正反方论辩式,现场问答“打靶式”(即多组向A组质疑,A组向多组作答),自由对话评价式,师生对话引导式,等等。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探究的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恰当的评价,以免离题太远,不着边际。
第四步,“延伸拓展”。目的是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由阅读理解阶段向阅读运用)阶段提升发展,拓宽学生学习与交流的空间,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向现实生活,向大语文境界延伸。比如《敬畏自然》进行到这一环节,可以这样设计:联系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学生的思维一旦激活,他们的回答是精彩纷呈的。进行延伸拓展训练时,很多资源不在文本中,而在学生的广读博采、社会积累、生活经验与人际交往中,这是教师要注意的。
第五步,“反思总结”。一节课行将结束,师生进行反思总结是很有必要的。无论是梳理知识,还是总结得失,还是再生成新问题,都可在总结之列。总结中,应该以肯定为主,最好把总结权、反思权让给学生。比如:让学生想一想今天我有什么收获?我提出了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我是怎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我是怎样表述这一问题的?我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的体会是什么??我还有什么新问题?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求,就是我们培养问题意识的具体策略:如民主、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效的问题环境,真实的探究过程,自由的展示机会,积极的中肯评价,热情地反馈信息,专注地倾听发言,适时的方法指点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五十中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5251/832773754203.html

更多阅读

教学研究: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黄蔚玲【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高考改革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对如何实现读写

相同硬盘数量时,RAID5与RAID10哪个性能好_ken raid5读写性能

前一段时间,与同事聊存储性能问题,发觉同事很多人被CML存储洗过脑,认为活动盘数决定一切。所以这种看法就决定了在相同硬盘数量下,认为RAID5有更多的活动硬盘导致其性能比RAID10好。其实认真一考虑,存储性能从来都不是一刀切的事。若讨论

3.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数形结合的理论依据

3.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丁有宽教育思想)在总结读写结合四条基础经验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概括了读写结合符合六条基本理论,并把它渗透和运用到读写结合的教材教法和学法中去。一、读写结合符合学习迁移原理我认真地探索读与读、读与写的迁

《包身工》读写教学设计 包身工教学视频

《包身工》读写教学设计教学设想:《包身工》一课篇幅很长,可学的知识点很多,所反映的事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事情,年代久远,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抓住一个比较容易的突破口,所以就抓住“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这个知识点和该册

摭谈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论文

摭谈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也包括听与说的结合,因为“听”也是读;“说”也是写)。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与写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

声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为网友我不是暖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