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名: 扁尾薄鳅 产地及产期:
分布于灵江、闽江等水系。 介绍:
体长侧扁。头稍长。吻略突出。眼小,眼间较狭,大于眼径。眼下刺不分叉。口下位。须3对,较短。鳞极细小,颊部具鳞。侧线完全。尾柄宽而扁薄。背腹鳍相对;尾鳍分叉,末端圆。
生活于溪河底层。小型鱼类,一般体长60-130mm。数量较少。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扁尾薄鳅"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原文地址:张氏短打拳谱(完整版)作者:少林德勇武术秘籍校勘记壬午岁末,予友李东来,于京都购得古传武术秘籍旧钞本,携来示予,以求校勘。予自少年即喜武术,年至弱冠而从军塞外,尚武禀赋难改,遂欣然应之。张氏短打拳,亦称绵张拳,为宇内名拳,渊源古老,
华夏张氏图腾华夏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与源流考【请全球张氏宗亲提供资料线索,以便完善。】陕西省通派同州派我張氏一脉一世祖玉端公,唐代同州刺史沛公之后,生于陕西同州府(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华阴派流公居之华州华阴县钦若公之
论东莞张氏之表彰袁督师 ——兼考袁督师在京故迹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姜纬堂 出版者: 莫乃群主编 出版地: 南宁 出版日期: 1984.10 一 晚清之际,有识之士于奔走呼号拯时救世之余,多留意于明季史事之推求,“以
宣城宛陵梅氏与桐城连城张氏渊源考梅铁山桐城连城张氏家族有数万后裔,据现存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连城张氏宗谱》,明天启年《思山公始修谱序》载:“爰稽其族,自梅继祖公,当元末播迁由宣及婺后,而卜于桐之戴冲而定居焉。子琳公昏(婚)于张,因
《徐州府志》载宿县左洼、铜山县小店、刘古塘、贾庄村张氏先祖事迹张 鉴:以孙重封昭武都尉。(摘自561页)张永成:以子重封昭武都尉。(摘自561页)张 重:字惠元。铜山人。官小店汛千总,擢宿南营守备、署淮徐营游击。嘉庆二十五年(1820),调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