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崛起微型党课教案 曹操的突然崛起: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 各路诸侯都处于调整期, 天下暂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

  此时天下的格局为:名义上还是东汉一个政府, 实际上已是各霸一方。无论局势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归纳法理出头绪:

  东汉政府可以看作三大板块:

  1.北方西部(约四分之一)由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皇帝,号令天下。

  2. 北方东部(大于四分之一)由关东联军的各路诸侯占据。

  3. 南方(占二分之一)的各州郡相对比较安定。

  在关东联军里面,各路诸侯的关系也是相当复杂的,但仍然可以归纳简化为三个区域:

  1. 北派:以袁绍为中心,

  2. 南派:以袁术为中心,

  3. 中派:夹在中间的兖青徐豫四小州,是袁绍、袁术两股势力的缓冲地带。而豫州基本上已被袁术控制,因此,中派区域是指:兖青徐三州。

  袁绍、袁术都是强势力量,都想进一步扩张,瓜分中部的兖青徐三州,形成南北两大派。

  袁绍怕袁术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术背后的刘表牵制袁术,袁术也怕袁绍的势力壮大了对自己有威胁,就暗暗联络袁绍背后的公孙瓒牵制袁绍。

中原崛起微型党课教案 曹操的突然崛起: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因此,袁绍、袁术都有事做了,在“巩固”与“发展”之间,必然要先选择“巩固”,所以暂时都还没有精力向中派推进扩张。故中部的兖青徐三州暂时得以苟存。

  当时,曹操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生存在二袁的夹缝之中。不久, 中派的青州地区,又爆发了黄巾起义。地方上有人闹革命, 朝廷应该派兵去镇压, 李傕、郭汜二人派谁去好呢?

  派谁去都会消耗自己的实力, 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 他们如果以朝廷的名义派关东联军的一路诸侯去,应该是最合适的,这样做,西北集团是不会受到任何损耗的。

  如果指派袁绍或袁术去,也都不合适。首先,可以肯定,他们不会听从调遣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再者,假如他们愿意听从调遣去平乱, 那么,结果一定是:

  1. 派袁绍去,有或胜或败两种结果,如果袁绍胜了,袁绍的势力会更强大,如果袁绍败了,袁术就会失去控制,必然独大。

  2. 派袁术去,变化、结果与袁绍相同。

  3. 如果派袁绍与袁术一起去,肯定是胜,但提供了二袁瓜分中部的机会。

  所以,派袁绍或袁术去都不好,如果派曹操去,会怎样呢?

  1. 原先袁绍袁术曹操先后逃离董卓,二袁都封了官,但曹操没有,他是前期的最大不公平者,如果重用他,比用其他任何人都要经济划算。

  2. 如果曹操失败了,与西北集团关系不大。

  3. 如果曹操壮大了,关东联军就会形成三股势力。

  在关东联军实力总合一定的情况下,如果只有袁绍一个主帅统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是最大的,如果有袁绍袁术两个主帅分揽全局,那么,对西北集团的威胁就会小些,如果有袁绍袁术曹操三个主帅分揽全局,则威胁更小。

  因此,朝廷有意起用曹操,是从西北集团的大局出发的。

  曹操代理中央朝廷前去平乱, 就又从民营的身份变成国营的身份了, 领了圣旨, 发兵青州。

  对于曹操来说,这一仗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但优势要偏多一些:

  1. 他以前有过对付黄巾军的经验,

  2. 这次用他,会提高他的积极性,

  3. 他是代理中央朝廷去和青州地方政府共同平乱的, 因此,中央朝廷应该给他兵,如果不给兵,就给钱,如果既不给兵又不给钱,那就自己赚的利润自己得。

  总之,是要给一定的好处的,否则,曹操拿什么去打仗呢?

  战争的结果是:曹操捞足了油水, 把青州的黄巾军收编成自己的“青州兵”,约有三十几万, 朝廷因功加曹操为镇东将军。操自此威名日重。

  曹操上次镇压黄巾的时候,因为兵力充足,所以采用的是灭绝政策。而这一次因为人手较紧,所以采用的是收容政策。因需而变,两次都对极了!

  曹操当时的根据地在中派的兖州,在各大利益集团相互竞争制衡的环境下,抓住了机会,施展了本事,建立了自己的立足之本。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青州的油水被他捞了, 兖州又被他占着,中三州还有一个徐州,如果徐州也能被他控制住,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股仅次于二袁的新生势力,关东联军就会分成三瓣,尽管还比不上他们,但至少可以与之相争。

  徐州,成为曹操的下一个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5451/710680850477.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真有华容道关羽放走曹操吗? 华容道放走曹操

这是诸葛亮有意为之.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孔明就提出"天下三分"的局面,即曹魏、孙吴、刘蜀三分天下,为了达到这种力量上的平衡,孔明是不可能绝了曹操的后路的,而孔明素知关羽重情谊,曹操对关羽又有旧恩,所以他选择了派关羽来执行他的这一政策

刘备 曹操 谁厉害 曹操杀了刘备又如何

  文/罗建法  在本土的语境下,从数千年的纷争中留下的政治、军事智慧中寻找制胜之道,成为企业界的潮流。一部列国相争史,就是一本企业竞争的教科书。  前不久,在广州偶遇易中天《品三国》的现场售书会,在书中,易中天谈到,当年的曹操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曹操的人力资源管理启示录

《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分析阐述,结

孔融和祢衡 曹操为什么残杀孔融,杨修,祢衡这些文人?

在东汉末年这样一个时局混乱、群雄逐鹿的动荡年代,曹操之所以能够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最终脱颖而出,统一中原,纵横朝野,把持政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实行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收和笼络文人名士,是曹操在用人机

赤壁之战胜利的原因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了原因其实只是太狂傲

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十分有名,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中。这场战役最著名的策略就是“草船借箭”,简直太牛了。作为战役,有赢家就有输家,这场战役中赢家是刘备,输的自然是曹操。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输掉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起去分析一下。在这

声明:《中原崛起微型党课教案 曹操的突然崛起: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为网友蔚蓝源自深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