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古代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出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从介休出发,再次沿着同蒲铁路北上,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平遥车站。
按照网上预订好的客栈,被老板娘免费用车热情地拉到了古城内这个具有汉民族风格的“四星级”客栈。
生平第一次下榻于北方的火炕,虽然不敢在炕头上的小茶几上用餐……
走出客栈,赶紧来到古色古香的古城街头。
直奔平遥古城的城门楼和城墙——到平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古城。
平遥城墙总长度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上每隔一段筑有瞭望敌情的楼橹,称“敌楼”,古城上共有敌楼72座。
早期古城的墙体用素土夯筑,明代万历三年在全城以砖石包城。现在城墙内部还能看到夯土的墙身。
平遥古城四方开门,民间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
城墙上的门楼是“城”的标志,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南、北二门的城楼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
东西四门的城楼为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在古代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和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
为了加强防卫,在城门之外另建一座小城,即谓之“瓮城”,可诱敌深入,瓮中捉鳖。
建于城墙四角上的角楼,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
古城城墙上,古代威力巨大的火炮依然整齐地排列着,
清代兵勇还在瞄准敌人射箭。
平遥古城墙的参观者甚多。聪明的平遥人把两位领导的题词并列地矗立在门楼前,就像是书法展览。
走下城墙,走进繁华的古代商业街。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
西大街也是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因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遗憾的是,初春的平遥古街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明暗反差极大,真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曝光参数,才能获得较好的摄影效果。
直到傍晚太阳落山,才拍到了几张略为满意的PP。
平遥古城的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因山西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且临街不开窗户,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
小巷通幽
寻常生活
漫步在平遥古城大街小巷
四处都分布着这样的客栈
住宿不怕巷子深……
平遥特产推光漆器,是平遥三宝之一。
哦,应该列在三宝之首。
平遥三宝的另一个是风味独特的平遥冠云牛肉
街头的饭店也具有古典特色,山西风味,老少咸宜。
我们还是选择了尝尝平遥众多的小吃,
第一次吃了烤姥姥、猫耳朵、矻塔碗秃(好像打不出这些奇怪的字)……,都是杂粮面食,不过作为南方人,没有哪一样让人吃得惯。
华灯初上的平遥古城
明清街之夜
明清街之夜
明清街之夜
琳琅满目的商品
琳琅满目的商品
发表于 2015-11-14 22:152011年3月16日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古代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出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从介休出发,再次沿着同蒲铁路北上,不到一个小时就抵达平遥车站。
按照网上预订好的客栈,被老板娘免费用车热情地拉到了古城内这个具有汉民族风格的“四星级”客栈。
生平第一次下榻于北方的火炕,虽然不敢在炕头上的小茶几上用餐……
走出客栈,赶紧来到古色古香的古城街头。
直奔平遥古城的城门楼和城墙——到平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古城。
平遥城墙总长度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上每隔一段筑有瞭望敌情的楼橹,称“敌楼”,古城上共有敌楼72座。
早期古城的墙体用素土夯筑,明代万历三年在全城以砖石包城。现在城墙内部还能看到夯土的墙身。
平遥古城四方开门,民间将六道城门分别叫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下西门。
城墙上的门楼是“城”的标志,其雄伟壮丽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南、北二门的城楼为三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
东西四门的城楼为重檐二层七檩歇山回廊式。在古代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和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
为了加强防卫,在城门之外另建一座小城,即谓之“瓮城”,可诱敌深入,瓮中捉鳖。
建于城墙四角上的角楼,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
古城城墙上,古代威力巨大的火炮依然整齐地排列着,

清代兵勇还在瞄准敌人射箭。
平遥古城墙的参观者甚多。聪明的平遥人把两位领导的题词并列地矗立在门楼前,就像是书法展览。
走下城墙,走进繁华的古代商业街。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
西大街也是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因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在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遗憾的是,初春的平遥古街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明暗反差极大,真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曝光参数,才能获得较好的摄影效果。
直到傍晚太阳落山,才拍到了几张略为满意的PP。
平遥古城的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因山西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且临街不开窗户,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
小巷通幽
寻常生活
漫步在平遥古城大街小巷
四处都分布着这样的客栈
住宿不怕巷子深……
平遥特产推光漆器,是平遥三宝之一。
哦,应该列在三宝之首。
平遥三宝的另一个是风味独特的平遥冠云牛肉
街头的饭店也具有古典特色,山西风味,老少咸宜。
我们还是选择了尝尝平遥众多的小吃,
第一次吃了烤姥姥、猫耳朵、矻塔碗秃(好像打不出这些奇怪的字)……,都是杂粮面食,不过作为南方人,没有哪一样让人吃得惯。
华灯初上的平遥古城
明清街之夜
明清街之夜
明清街之夜
琳琅满目的商品
琳琅满目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