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贡献
汉朝文景盛世是指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这个时期经过两任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繁荣富强,国库充足经济发达,发展相对稳定。但是北方的匈奴侵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汉朝仍然处于向匈奴求和的地位。在汉景帝的下一任皇帝汉武帝即位后,出现了讨伐匈奴彻底改变匈奴入侵汉朝的局面,这是历史上重要的汉武帝的贡献。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的贡献有许多这里列举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削弱藩王势力。他采用中尚书的权力机构架空了丞相的作用。他下令藩王必须把土地分封给所有子嗣不而不是集中传给嫡子,并且封地彼此不能统属,这样一来藩王的土地就越来越小了,也无法和中央对抗了。他完善监察制度,采用公车上书,这样能广纳意见,推行改革。第二,汉武帝亲自率领军队和匈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斗,最终瓦解了匈奴国的势力,并把匈奴驱逐到了北部。他还大量北迁移民,让移民在北方的土地上发展生产,加强边防的守卫。汉武帝派汉朝使者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第三,汉武帝除了对匈奴的彻底征战外,收服南部和西南的少数民族部落。汉武帝时期的汉朝疆域是最为广阔的。
汉武帝的贡献不只这些,他思想文化历法年号上也有贡献。汉武帝秉承了汉文景两代的繁荣,进一步拓展了汉朝的领域,在历史上是一位很有魄力和征服力的武帝。
汉武帝叫什么
后人说,西汉历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一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另一位则是西汉武帝。在历史上,我们常说西汉武帝推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汉武帝叫什么吗?从历史资料来看,汉武帝曾有两个名字。
汉武帝剧照
公元前156年,汉武帝出生后,汉景帝起名为刘彘。彘本意为猪,从表面意思来看,刘彘的名字有些不大雅观。西汉初年时,吕后曾将汉高祖最爱的女人戚夫人变成了人彘。从中分析来看,彘也指代的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汉景帝给汉武帝起名为刘彘的原因。民间曾有一种风俗,如果想让幼年孩子无病无灾地长大,那么给他起名时,则要起大俗的名字,这样一来,孩子才会健康的成长。彘即大猪之意,它特别容易适应环境,也能快速地成长。
或许,汉景帝希望刘彘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才会给他起名为刘彘。除此之外,在《汉武故事》中有说,王夫人怀孕时,汉景帝做梦梦见汉高祖对他说,如果生了儿子的话,起名为刘彘。刘彘自幼聪明伶俐,他在诗文上的造诣让汉景帝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刘彘七岁时,汉景帝给他改名为刘彻,汉景帝认为,刘彘此时已经有对知识有了通透的领悟,并以“彻”来警示他对学问的态度。在《庄子外物》中对“彻”字作了详细的解释,即“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所以从中可看出,汉景帝希望刘彻在面对世事道理时,能够看清楚其中的本质。
汉武帝推恩令
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是汉武帝刘彻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布的一项法令,从汉文帝和汉景帝这两位皇帝开始,对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势力皇帝们都感到了一种威胁的力量。汉武帝时的推恩令,就是为了巩固皇权下令允许诸侯国这些诸侯王可以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孙。在诸侯国越变越小的时候,汉武帝就可以乘机削弱他的势力了,名义上是施恩,但实际上是削弱诸侯势力。
汉武帝的塑像
推恩令下达后,许多诸侯王的庶出子嗣也受到了封列侯的机会,不少诸侯国从一个大整体分成了若干个。当时列侯的土地是归朝廷管辖的,所以王国分为侯国后,王国的土地缩小而中央管理的土地扩大。这变相的削减了诸侯王的权力,而朝廷的管理的地域扩大。推恩令的实施旨在减少诸侯王的封地,在汉武帝之前,诸侯王的封地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的,其他的庶出子孙不能得到尺寸之地,虽然在文景两代时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诸侯势力依然还是威胁着中央集权。汉武帝的推恩令施行后,诸侯王的其余庶出子也在诸侯王的封地中得到了土地。
汉武帝的推恩令虽然名义上没有对诸侯王进行削藩,也避免了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衰弱,而中央集权相应的加强。汉武帝提起的时候,我们总会说起秦皇汉武,因为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统一了中国,都对中国的文化、政治、疆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汉武帝卫青
汉武帝卫青都是西汉人士。虽然汉武帝是卫青的上司,但是俩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汉武帝曾娶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为妻,而卫青后来曾娶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为妻。从关系上来说,汉武帝卫青互为亲戚关系。
汉武帝画像
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卫青是汉武帝的男宠。有学者表明,西汉时期,多位帝王都有双性恋的嫌疑。汉武帝时期有一名为韩嫣的男人,据说他就是汉武帝的男宠这一。汉武帝和韩嫣经常同床而卧,汉武帝母亲王太后得知后,打算赐死韩嫣,汉武帝还曾求情。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一文中,有记载说:“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其中,“幸”一字,引发了读者很多推测,有人说,通过霍去病一事,也可看出卫青曾以“色”侍君。
众所周知,卫青和霍去病都是骁勇善战人士,从身体状况来说,俩人都是强壮勇猛类型的。而上文提到的韩嫣,同样也是一位身强力壮的少年。或许从中可以推测出,汉武帝就是喜欢这种充满阳刚之气的青少年。一次,陈皇后和馆陶公主想要杀掉卫青,汉武帝得知后,直接封任卫青为建章监。不管卫青是不是汉武帝的男宠,从卫青所立的功劳来看,他的确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为西汉政权稳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某一方面来说,卫青也是汉武帝的左膀右臂。
汉武帝的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只能知道她的姓氏为赵,而其名已经无从考证了。钩弋夫人在汉武帝时期被封为婕妤,当时的婕妤地位仅次于皇后,可见汉武帝对这位钩弋夫人的宠爱。钩弋夫人被带进皇宫的时候,她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他曾犯法而成了宦官,担任中黄门。后来汉武帝巡狩的时候在河北一代,有方士说有奇女子,这个女子就是钩弋夫人,年十多岁,双手握拳不能伸展。
柏妍安版钩弋夫人
汉武帝将钩弋夫人的手掰开,发现手里握着一只小玉钩,因此汉武帝称其为奇女子,将其带入皇宫。钩弋夫人非常受汉武帝的宠爱,因此人们都叫她拳夫人。不久之后,赵氏被升为婕妤,住在甘泉宫,住的地方也被命名为钩弋宫,此后人称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在公元前94年的时候,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就是刘弗陵,是汉武帝晚年最后一个儿子,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喜爱。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发生后,太子拒捕而自杀,汉武帝虽然非常的后悔,但是内心却将刘弗陵视为第二继承人,但是由于刘弗陵幼小,自己年迈,其母钩弋夫人风华正茂。
汉武帝为了防止重演西汉初吕后事件再次发生,因此将宠爱的钩弋夫人赐死。钩弋夫人之死我们看到了汉武帝的绝情,但是回看汉武帝对李夫人的那般思念,我们有会觉得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太残忍了。汉武帝死后,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继位,追封自己的母亲钩弋夫人为皇太后。
汉武帝的女人
汉武帝的女人共有十位,其中汉武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八位妃嫔。汉武帝第一任皇后为陈皇后,第二任皇后为卫皇后。八位妃嫔中,只知道六位妃嫔姓氏,其余两位并没有相关记载,她们分别是王夫人、赵婕妤、尹夫人、邢夫人和李姬。
钩弋夫人剧照
李夫人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李延年曾作一首《佳人曲》,说的就是李夫人。李夫人因才艺绝佳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后来生下一子刘髆。李夫人和汉武帝非常恩爱,后来李夫人病重时,汉武帝经常前去探望。李夫人因面容枯槁,待汉武帝前来时,她便将头蒙在被子里,不与汉武帝相见。不久后,李夫人因病去世,汉武帝非常想念李夫人,便让宫廷画师将李夫人音容笑貌画了下来,并挂在甘泉宫。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用皇后丧礼为李夫人举行了丧事。赵婕妤是汉武帝的女人之一,她是河北人士。当年,汉武帝路过河北时,有一名会观看天象的人士对汉武帝说,此处有一名位奇女子。在汉武帝授意下,官员们立马找到了容貌清丽的赵氏。

据说,赵氏天生双手呈握拳状,至今仍无法张开。汉武帝召见赵氏后,果然和传说中的一样。汉武帝将赵氏双手轻轻一掰,赵氏的双手便打开了,掌心并有一枚小玉钩。随后,汉武帝将赵氏带回宫中,并封他为赵婕妤,又称钩弋夫人。后来,钩弋夫人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刘弗陵。汉武帝晚年时因立刘弗陵为太子,为了防止吕氏专权局面,便杀掉了钩弋夫人。
汉武帝的儿子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的儿子共有六位,分别是戾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和昭帝刘弗陵。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自幼深得汉武帝宠爱。汉武帝登基十年间一直没有儿子,汉武帝为此担忧不已。
刘据剧照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的夫人卫子夫为汉武帝产下第一位皇子。汉武帝得到儿子后欣喜若狂,给嫡长子起名为刘据。刘据七岁时,汉武帝决定立刘据为皇太子,在刘据成年时,汉武帝专门为刘据修建了一所行宫别院,让刘据安心居住学习。刘据性格温和,待人接物仁慈有礼,和汉武帝性格完全不同。汉武帝认为刘据为人软弱,根本不像自己这般精明能干。后来,汉宫后院各位妃嫔们陆续为汉武帝生下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渐渐地,汉武帝对刘据的喜爱之情转移到其他儿子身上了,这让刘据非常担心太子之位会被汉武帝剥夺。
公元前92年,巫蛊之案爆发,刘据没想到自己行宫之中会出现人偶。此时,身在行宫之中的汉武帝听说太子以下犯上,想要谋乱,便派遣兵力前去抓捕太子。刘据知道此次事件是被人恶意栽赃,如果不逃命的话,估计就要被汉武帝处死。汉武帝的儿子刘据带着家人至湖县,并被一位农户所收留。随后刘据听说有一位老朋友也居住在湖县时,便前去寻找这位朋友的下落。不料,刘据行踪暴露,官员们很快找到了刘据。刘据深知自己难以逃脱,便在家自缢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