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疾手快 娘娘以泉水治百姓眼疾 陆游取泉水沏茶留下雅名

  幽幽古井,朴实肃静,深居在城市的角落中,却映照着人文与历史。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水井曾与南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除了提供生命之水外,这些散落的水井还造型各异,各揣故事,凝结着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审美取向。近日,本报刊登的南京古井系列报道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有雨花台区的居民致电表示,在该区也有一口“身世不俗”的古井,与宋妃娘娘有关,另一汪泉水,号称“江南第二泉”,诗人陆游曾取泉水沏茶。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玉乳泉

  地点:雨花台区天隆寺塔林

  南宋妃子用井水为人治眼疾

  后被百姓尊称为“眼香娘娘”

  在自来水时代之前,水井作为百姓生命之源,生生不息地勾连着人们的生活,有了井,生活的大地就有了灵气。每一口水井也都有自己故事,静默着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也珍存着属于自己的遥远记忆。在南京雨花台区天隆寺塔林,就有那么一口古井,不仅造型独特,更因与宋妃娘娘有关,而一度被口口相传。

  记者从雨花台区文化局获悉,相传,在南宋时期,宋妃娘娘曾用这井水为民治眼疾。根据记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赵构从建康府(今南京)仓皇逃往临安(今杭州)时,有妃子留于建康,妃子贤淑,爱民如子,在聚宝山(今雨花台)一带,采用宫廷药方为当地村民治眼疾,深受百姓爱戴,尊称她为眼香娘娘,逝后乡民立庙祀之。该庙称眼香庙,又名宋妃祠、芙蓉寺,可惜没有具体史料记载,但从清代工部《明代南京图》上看,窑岗村一带标有眼香庙地名。

  相传泉水为乳白色可治百病

  现泉水浑浊已不能饮用

  雨花文化局工作人员采访中告诉记者,眼香庙,现存前殿1进3间,东西厢房各3间,规模甚小,其周围为明朝琉璃窑窑址。据悉,眼香庙现为雨花台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陈文述咏诗《宋妃祠》云:“潇潇暮雨暗灵旗,天水苍凉又一时,车驾仓皇人去远,湖山金碧梦归迟。暮潮沧海梅妃冢,明月扬州绣女祠,都是生平凭吊处,南朝遗事不胜悲。”

  据悉,这口井目前就在天隆寺塔林之北面50米外,有玉乳泉一眼,高0.39米、外径0.80米、内径0.52米,原为寺内用井。井栏为青石质,呈八边形,井栏上镌刻“玉乳泉”和“永乐十五年”(1417)字样。

眼疾手快 娘娘以泉水治百姓眼疾 陆游取泉水沏茶留下雅名

  据传,原泉水呈乳白色,可治百病,名闻遐迩。现泉眼淤塞,水浑浊,已不能饮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5951/28585335241.html

更多阅读

娘娘画 华妃手绘图片

娘娘,自古就是百姓大众的保护神。娘娘纸马在过去结婚生子的过程中能派上大用场,也是喜寿纸马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年前去个相识的店家扫货底子,500拿了这块娘娘印版,看风格像京津附近,刻画简练而又不粗率,工整精美。上面是观音娘娘,侧后方

《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读后感 幼儿园教师书籍读后感

炎炎夏日,读一本好书,会让人觉得格外的清凉,于是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读过后发现原来所谓的治班之道真是包罗万象,什么“以正治班、以柔治班、刚柔并举”等等,真的令人耳目一新。《幼儿园教师治班之道》分为上下两

浐灞生态区管委会 浐灞生态区“以水治霾”

      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在浐灞生态区最高含量达到了近5000个/立方厘米,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标准1000到1500个/立方厘米,生态区治污减霾的效果可见一斑。  日前,西安市首座负氧离子监

浐灞生态区2017年规划 浐灞生态区“以水治霾”

     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在浐灞生态区最高含量达到了近5000个/立方厘米,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标准1000到1500个/立方厘米,生态区治污减霾的效果可见一斑。  日前,西安市首座负氧离子监

以毒治癌:中医药逆袭香港

     在中国大陆,中医药这些年饱受争议。缺少临床科学的验证,是中医药被质疑的一个重点。  但在西医占绝对主流地位的香港,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仅寻常百姓使用中药,中医药也开始逐步走入公立医疗体系。在历史悠久的西医重镇香港

声明:《眼疾手快 娘娘以泉水治百姓眼疾 陆游取泉水沏茶留下雅名》为网友下站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