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的学问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总结购物的学问,引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在查资料、访问、调查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掌握购物的学问,学习处理解决购买商品时遇到的问题,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通过识别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来分辨食品的质量,学会购买安全、实用的学习用品。
2.学会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了解商品价格变化规律,把钱花得更巧。
3.访问了解买东西的小窍门,初步掌握买东西的学问。
4.养成索要、保留发票的习惯,并学习处理解决购买商品时碰到的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食品包装袋
【活动准备】
1.通过查找资料或访问家长、营业员或顾客,了解买东西的小窍门。
2.进行 “巧花十元钱”课前实践,完成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独自买过东西吗?买过什么东西呢? 生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买过东西,可是,你们发现没有,你们买的东西都是比较便宜的,那么为什么家长不让你们买贵重的东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买东西的学问》。
二、走进购物街
(一)食品区
1.师: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现在我要购买一些食品,如饼干、牛奶等等,谁来提醒我购买这些带包装食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现在我们来进行争分夺秒识标识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要求根据自己带来的食品包装袋在1分钟内找出六处标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板书,并引导学生识别包装上的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从而明白如何挑选安全、可靠、质量好的食品。
(二)文具店
1.师:接着我们来到最熟悉的文具店,看着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你会如何挑选呢?
2.出示一些不同类型、不同价格的笔或橡皮擦,让2个学生上台挑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他们挑选得好不好,从而掌握购买学习用品的窍门,即安全、实用。
3.师小结:所以我们在购买学习用品时要注重结实、安全、实用性强,而不应该只顾好玩好看。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蔬果超市
1.师:最后我们来到了蔬果超市,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蔬菜水果,可这些蔬菜水果都没有包装纸袋,没有生产厂家、保质期等,该怎样购买呢?之前老师布置了“巧花十元钱”的活动(出示“巧花十元钱”活动要求:请同学们帮妈妈去买水果蔬菜,看谁能用十元钱买到最多物美价廉的水果蔬菜,其中必须有一斤生菜和一斤鸭梨)
2.生请拿出记录表,先在小组内交流巧花十元钱”活动结果,评选出一位任务完成得最出色的同学当选“妈妈的好帮手”。
3.师请“妈妈的好帮手”代表把调查表展示给大家看。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交流讨论,明白要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得巧选购物时间和地点,货比三家等学问。
4.生交流收获和体会。
(四)交流访问所了解的其他买东西的小窍门
学生出示访问稿,交流所了解到的小窍门。
(五)出示理财调查问卷统计表
根据其中一题调查同学如何选择商品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消费。
三、维权我能行
1.情景剧表演(2个学生误信了虚假广告,买了一台复读机,结果出现质量问题)。
2.师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学习处理解决购买商品时碰到的问题。让学生清楚几点:1、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不受虚假广告诱惑;2、买完东西记得索要发票;3、遇到问题懂得维权,可拨打12315电话投诉。
四、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师总结谈话。
五、布置作业
(1)通过这次活动,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和感想,请写下来,贴在“买东西的学问宣传栏”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2)做好准备,下节课将在班级开展一次“小小商品交易会”。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采用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分组比赛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了解买东西的学问。让学生在买东西时,初步了解识别包装上的信息,然后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要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得巧选购物时间和地点,货比三家等学问及应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最后通过游戏(情景剧表演)来让学生学会处理解决购买商品时碰到的问题。
新课结束后,我又让学生谈体会、写体会,这样使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方面又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买东西的学问
峪口一区 陈亚娟
教学目的:
知识要求:
1、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知识,增强他们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使学生会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使学生知道有些商品由于时间、地点的不同,价格会所变化。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的能力。
情感要求:向学生进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在购买商品前应先有个计划,购买商品时仔细购买并挑选适合自己的商品。
教学方法:
讨论法、辩论法、讲授法等综合教学法教学。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要求学生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去逛逛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尝试自己购物,总结购物经验,并向家长或其他人打听相关内容,然后将自己获得的购物经验进行记录整理。
2、包装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段小动画,大家想看吗?(播放)
通过观看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小结:买东西可不是件简单的事,这之中可大有学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东西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 新授:
(一)了解购买不同类别商品的学问
1.讲述:上周五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调查任务,要求同学们利用周六周日时间去逛逛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尝试自己购物,总结购物经验,并向家长或其他人打听相关内容,然后将自己获得的购物经验进行记录整理。(师出示)大家看,这有这么多不同的商品类别,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选择一类商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交流一下买这类商品的购物经验和应注意的事项。
2.组长选择商品类别、小组交流
3、讲述:该是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哪个组愿意先把你的购物经验向大家显露显露。在介绍前老师要给大家提个要求,希望同学们他们组介绍时要认真听,人家介绍的你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帮他改正,介绍的不全的可以给予补充。
4、汇报:
? 食品:
(带包装袋的食品)
设想生答:看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过了期的食品不能买,否
则吃了会生病的。
问: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怎样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生对照自己买的食品介绍,是否过期)
小结:买带包装袋的食品时,一看商标,二看生产厂家厂址,三看生产日期和保
质期。
师:(出示小白兔饼干)老师这有一袋小白兔饼干,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检查一下这袋小白兔饼干符不符合标准。(符合标准吗?问题出现在哪?)
小结:国家明确规定凡是带包装的食品,必须注明商标生产厂家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允许出售过期食品。如果遇到“三无”商品或生产日期、保质期数字模糊时,应坚决不买。其实除了食品外,像化妆品、药品等也应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设想生答:还要看条形码是否清楚
问:认真观察,条形码上有什么?(出示投影观察后小结投影内容:条形码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