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权贵生活 当年的北京权贵们,岂知倾覆在一夜之间

当年的北京权贵们,岂知倾覆在一夜之间 (2016-04-04 03:02:53)转载▼标签: 佛教 文化分类: 世事烟云

 

淡烟疏雨2

揭秘北京权贵生活 当年的北京权贵们,岂知倾覆在一夜之间

    记得,去年12月初,傅国涌先生在《中国经营报》发表了题为《1911年,大清朝完蛋的前夜》的文章,一开篇作者就说:进入1911年,北京所有掌权的人们,没有一个想到他们快完蛋了。傅先生说,他翻阅了很多那个时代掌握大权的人留下来的日记,包括他们的回忆、他们的书信,没有一个人在10月10日之前想过大清朝快完蛋了,从上到下都没有。他们的日记整天记录的就是吃饭送礼,看上去似乎真是繁华的“盛世”。在醉生梦死之中,达官贵人们,还在那里惦记着自己的那些小爱好。在自以为是的生活里,贪官污吏们,依然还在思忖着如何狂捞银子。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有人类历史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已经证明,重大的突发事件,往往可以改写一段历史,成为历史剧变的转折点。但是,重大的突发事件,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发生。在文章中,我也重点回忆了1911年的武昌起义。
    事实上,1911年之前的大清朝,经过差不多300(1616-1912)年的立国,已经形成了看似无可撼动的根基。长期以来形成的权贵阶层,把持着朝廷的重要职位;无所不用其极搜刮的民脂民膏,让大清朝成为当时世界最有钱的国家;军事实力也曾经超过日俄,有着亚洲最强大的军队。更为重要的是,多次的反抗多次的失败,让那些还有点血性的人,也屈服下来,默默忍受着权贵的欺凌和掠夺,变成了习惯性的低头和顺服。但是,因着体制机制的局限,盛世江山的表面之下,蕴藏着的危机和困境,是绝不以当权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每况愈下,病入骨髓,直至绝无翻身的机会来临。
    国富民穷,社会不公;弄臣专权,无法无天;贪污成风,腐败畅行;文化七颠八倒,江山乱七八糟。当清醒的人,提出危机的警讯的时候,当权的亲王说:有抢在,不怕。张之洞听到这样的话,谓之“亡国之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满清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任你良医圣手,也是无能为力的。也像一部机器,到了该散架的时候,任你什么匠人慧心,也是无济于事的。
    现在很多人在追忆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出来很多假设,很多如果。这些“假设如果”比较集中的是:如果像日本一样,君主立宪成功,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可以神驰想象却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不可复制、结论唯一的假问题。历史过去了,当年权贵们的下场,也已经成为过去了。
    只是,我心里总是有一个疑问:当年北京的权贵们,难道真的就没有想到,一个政权的倾覆,往往在一夜之间吗?

    历史的剧变,总是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6051/96905019912.html

更多阅读

生活中的化学小魔术----化学与生活 生活小魔术

生活中的化学小魔术1.点水成冰魔术演示:魔术师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装满透明液体的塑料盒放在桌子上,然后对观众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新奇的节目,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然后魔术师伸出左后食指,在塑料盒透明液体的液面上轻轻一点,奇

北京不需要匆忙的心/王海滨 北京不需要摇号的车型

人生于世,不应只追求结果,更应珍惜过程,心静如水,气定神闲,漫漫人生路才会鲜花遍地风景无边。北京不需要匆忙的心王海滨  2003年,准备来北京发展。朋友告诉我,在北京生活需要有一双奔波的脚和一颗匆忙的心。  人生于世,难免东奔西走

那些年的北漂一族 北漂一族平均收入

从文青到大学教授1923年夏末,文学青年沈从文从湖南来到北京,追寻文学梦想。他最初的打算是读书,所以他参加了燕京大学二年制国文班的入学考试,但他只有小学学历,失利毫不意外,可他考了零分,连主考官都看不下去了,最后把他的2元报考费还给了

声明:《揭秘北京权贵生活 当年的北京权贵们,岂知倾覆在一夜之间》为网友挥袂客天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