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生的工程,不是几篇鸡汤文就能解决的,如《自由是孩子梦想的翅膀》《成功与高学历没有一毛钱关系》,这些鸡汤文章,听起来高大上,却是对真实教育的误解,“鸡汤”中的营养有毒。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碗让我们“毒根深种”的鸡汤。
快乐教育——掩耳盗铃的鸡汤

教育真的快乐吗?上学时,我爸妈给我说得最多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于孩子来说,记单词、背课文、做作业、上辅导班、学钢琴、舞蹈等,代替了看动画片、和朋友做游戏、玩玩具……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想想,能快乐吗?不排除有的孩子就是为教育而生,喜欢学习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快乐。这样的孩子万中有一吗?
所以鸡汤应运而生:教育要快乐、童年要快乐!这样的口号洗脑了无数的家长和孩子包括,某些教育部门。
“快乐教育”给我们画了一张饼:小学玩为主,学为辅;四点半就皆大欢喜的放学了;低年级数学课取消,英语高考不考;孩子只表扬,批评可以,不能骂,也不能使孩子难堪……孩子的任务就是玩与快乐。这样的教育,真的就美好了吗?你确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真的能扛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我不反对孩子童年该有自己的快乐,但是得有度,绝不是家长们一味的放纵与退让。学习的任务是什么?最终是要让孩子有生存的能力,能在社会上立足,能最大限度地在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近处,还有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些门槛呢!很多人常说欧美教育轻松,那是目光短浅,是没有认清其通过教育的商品化完成淘汰的本质。欧美老师不会逼孩子学,家长也不会逼孩子学,但是社会却天天在告诫孩子,你不学就没有面包,就只能当乞丐。中国的社会教育,在告诉孩“拼爹”高于一切;关系比文凭重要;拍马屁比能力跟更吃得开。社会教育已经在沦陷的边缘,不能抱太大指望了,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再对孩子让步,那我们的教育还剩下什么?
钱文忠教授这样说:“在中国历史上,无意识造成的真正精英是‘老三届’。这一批人在文革前完成了初高中教育,文革前的初中高中教育水平恐怕不比今天一般的本科教育低,这批人由于历史原因被分散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这批人是中国人的精英,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真正的精英,懂知识、受得了委屈、懂担当。”‘老三届’是我们时代的先锋,他们的教育和快乐不沾边,可以用苦难来形容,无论何时我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成功与学历无关——自我安慰、自我催眠的鸡汤
“学历高没用,学历再高也只是给学历低的人打工。”这不是抚慰没有高学历的伤口的良药,而是误人前程的鬼话。说得好像大学生都在给初中毕业的同学手底下混饭吃,硕士、博士毕业都只为给小学毕业的打工——所以,考不上大学没事,因为你是做老总的奇才。
这碗鸡汤灌晕了无数人,它是以励志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有理有据:
不要背这些小概率事件蒙蔽了双眼。我们这样来算算:初中毕业管理大学生的,有多少人?算几万好了。初中毕业的人又有多少?上亿。所以,前者出现在初中学历中绝对是凤毛麟角!学历高低和成功呈正相关;毫无学历却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初中毕业就能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这种人必定是人中龙凤,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绝大多数的孩子资质一般。以这种小概率事件告诉孩子“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不是耽误孩子前途是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有个学历护身,已经是普通人的幸福坦途。不读大学,不见得能做成老板,但肯定给别人打工都困难。
孩子需要充分释放天性——最自我的鸡汤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本性就“善”,我们教什么?不用教!让孩子保持天性、充分释放天性不就对了!却不闻“苟不教,性乃迁。”
这年头常见有人把孩子的大声尖叫、粗鲁没礼貌、抢人东西、随地大小便这种没教养的行为,当作孩子天性。这些孩子在因为“孩子天性”这块“免死金牌”得到原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受到孩子影响的其他人找谁说理去?放任孩子不是释放天性,这是“惯”,是溺爱。父母一味放纵,久而久之,孩子潜意识里会形成自己的一切高于公共底线,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这无疑是孩子人生的悲哀。
教养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线,往高层次说,还是发自内心的温暖、坦荡,是替人着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认清教育的现实,教育孩子一步步做起,言传身教。鸡汤虽好喝,但是,喝汤前验验是否有毒。
如果家长朋友们需要更全面的重点知识总结和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参加到我在网络上举办的免费公益课程当中来(重点教导中、小学孩子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微信号:460650927(长按复制),还是那句老话:一切为了孩子。(提醒:添加微信即可参加免费公益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