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史诗皮肤 贾诩:三国史上把生存法则演绎到极致的“毒士”

  如果说荀彧和荀攸让司马懿产生了一丝亲切的话,被称为“毒士”的贾诩则是让司马懿感到一阵阴冷。汉末群雄时代牛人如云,但是很少有人能牛到贾诩这种档次,因为正是此人,只用了一句话,73个字,便亲手毁掉了汉王朝最后的希望,一手缔造了三国乱世。公元192年,祸害汉王朝三年之久的董卓被王允用计除掉,董卓军事集团也随之瓦解,风雨飘摇的东汉王朝终于得到喘息的机会。说不定,乱世就要结束了。所有人都开始对未来产生了信心,只有西凉兵团很绝望——听说王允要赶尽杀绝,中原呆不下去了,赶紧回老家吧。

  董卓手下大将李傕郭汜也在逃亡行列当中,因为这两人的马好,所以跑的比谁都快,但是他们还嫌不够快,打算解散部队一个人偷偷跑回家。就在这时,一个文士拦在他们马前:“两位,别急。”能不急吗,再不急脑袋就没了,“赶紧让开”,李傕不耐烦地举起马鞭想把这个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文士轰走。但是文士的一句话立刻让李傕的鞭子落不下来了:“我听说长安打算把凉州兵团赶尽杀绝,你们遣散了军队独自回家,一个村支书就能把你们俩捆起杀掉!”(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李傕和郭汜面面相觑,他们只想着如何安全跑回凉州,但回到两周后手里没有了枪杆子的自己会面临什么命运,这两人还真没想过。

  “反正横竖都是完蛋,不如干脆玩票大的,把凉州兵全部集结起来,我们去打那里!”文士把手指向东方,那是长安的方向。(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李傕郭汜震惊地看着眼前的文士,这人谁啊,好大的手笔!看到李傕郭汜还是犹豫不决的样子,文士继续分析到:“这事儿如果成了,咱们以后就可以打着皇帝的名号到处得瑟了,如果没成,那大不了再次跑路。”(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李傕郭汜再怎么傻大粗也听出来了,这是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只赚不亏,傻子才不干。两人对视了一眼,一拍大腿,“拼了!去长安,干他娘一票大的!”说罢,二人下马朝文士作了一揖:“多谢先生指教。”那文士一脸轻松地微笑:“妈的,我终于不用被村支书捆起来杀掉了。”

  这个文士就是贾诩,一句话,七十三个字,把刚刚露出和平曙光的东汉帝国重新搅得天翻地覆,直到李傕郭汜兵败,汉献帝被曹操迎到许昌沦为傀儡,汉王朝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可能。什么叫“一言可以丧邦?”这就是。什么叫毒士?这就是。贾诩只想让自己生存下去,至于由此带来的后果,根本不在他思考的范围内,数十万百姓的生命再搭上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就换来贾诩不用被村支书捆起来杀掉。这就是贾诩,一个出生在西凉武威,生长在大漠戈壁的男人。他奉行的是来自大漠的狼性准则: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如果说曹操的哲学只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而贾诩的哲学则更毒辣:“宁死道友,不死贫道”。毒吧?更毒的还在后头。

  作为李傕郭汜之乱的始作俑者,贾诩居然没又受到丝毫牵连。这当然不是因为贾诩长得帅、人品好,而是他精心谋划的成果。打下长安后,李傕对贾诩感激的五体投地,说什么也要给他封侯,贾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我只不过是为了救将军一命,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爵位,我看就算了……”。李傕瞬间感动了,好人啊!好人!既然不接受爵位,那就给官位,李傕又准备封贾诩为尚书仆射。尚书仆射是尚书台的二把手,尚书台相当于国务院,是全国军政机要事务的处置机构,所以当时有“天下枢要,皆在尚书”的说法。而尚书仆射则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

贾诩史诗皮肤 贾诩:三国史上把生存法则演绎到极致的“毒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6551/288481256255.html

更多阅读

关羽千里走单骑 关羽算什么?三国史上他才是真正的千里走单骑

小时听过个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也就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意思。后来才知道,廖化并非无能之辈。人家非但很有才能,而且十分忠义,比之关羽对刘备的忠诚,甚至更加让人感动。先说他非无能之辈。《三国志》里写他,“为前将军

吴悠被无名小卒打爆 三国史上江东猛虎孙坚为何死于无名小卒之手

孙坚是一个英雄,他自少年领兵以来,多立战功。斩华雄、伐董卓,以致让董卓对之非常惊惧,董卓叹道: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可见在董卓的心目中,孙坚是一个颇能带兵打仗的将军。这样的人驰骋疆场,在

猛张飞 三国史上一世英雄的猛张飞竟因醉酒丧命背后隐情

  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坏事。《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中的忠义酒;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动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豪迈酒;还有张飞佯装酒醉战张颌的智慧酒……但杀猪出身的张飞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最后身首异处,也在一个酒字上。张

声明:《贾诩史诗皮肤 贾诩:三国史上把生存法则演绎到极致的“毒士”》为网友长青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