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腹泻 艾灸后腹泻 艾灸,需要补泻结合,才会事半功倍!


  很多人以为艾灸只能温补,其实既不符合中医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艾灸能补亦能泻。在虚寒、痹、久病时,艾灸可以补其不足;在实、热证时,也可以有泻的功用。所以很多阴虚易上火体质的人完全不用纠结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艾灸补泻结合才能见效

艾灸后腹泻 艾灸后腹泻 艾灸,需要补泻结合,才会事半功倍!


  在这里要注意,做艾灸后,无论什么体质,都需要将补泻结合。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


  虽然说虚寒之症需要补,实、热之症需要泻,但是不要认为虚的人就不能泻,艾灸的时候,需要泻法补充,否则无法吸收补充的阳气,反而化为内火。上火非但不能养身,反而伤身。


  即使是非常虚的人,也不能只补不泄。因为我们虚会有很多痰湿和寒淤堵在体内,如果淤堵在中焦下焦,补进去不泄,就不能循环到下焦,就会让虚火浮在上焦,出现上火,失眠,烦躁等症状。


  艾灸的本质是一种能量疗法。经络如同江河,上游堵塞,下游一定缺水。上游堵塞地段就是能量堆积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艾灸能量堵塞区,又没有灸通的话,就容易增加堆积能量加重堵塞,从而出现上火等常见副作用。所以这时就需要让艾灸来泻通。


  一旦进入艾灸,都建议定期(比如每周)局部泻火,否则容易上火,虚不受补。

  


  什么是补法、泻法?


  在《灵枢·背腧》中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人,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这里很好地阐述了补泻的定义。


  补法:艾灸时火力由小到大,慢慢燃尽,火力微而温和,且时间宜长,作灸壮数较多,艾炷大。灸治完毕后用手按压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发挥温通经脉,驱散寒邪的温补作用。


  泻法:将艾条的火吹旺吹大,此时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发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短,壮数较少,艾炷小,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则谓开其穴而邪气可散。可使火毒邪热由肌表散尽,达到以热引热的目的。


  泻法如果掌握不好火力,也可以用刮痧,拔罐的方式补充来做泄法。


  像艾灸上火后的泻法,可以采取:


  1.用艾煮水泡脚


  2.用泄法灸足三里,大椎,曲池,等四肢穴位


  3.用刮痧板刮:大椎,或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心包经,胆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6751/400230391723.html

更多阅读

艾灸后多久可以碰水 艾灸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艾灸后多久可以吃东西?爱华阅读配图  通常情况下,艾灸后立即吃东西没啥大碍。只要艾灸完之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度饮酒、及吃冷冻寒凉等食物即可。艾灸主要是通过温热之性起到活血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机体表面的,没有太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灸后会有哪些反应 艾灸的正确方法

  艾灸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呢?由于每人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艾灸后也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反应。而艾灸的正确方法又有哪一些呢?而有哪些下面是爱华网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艾灸后会有哪些反应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声明:《艾灸后腹泻 艾灸后腹泻 艾灸,需要补泻结合,才会事半功倍!》为网友用心生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