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于这场政变中的胜利者唐太宗李世民对史书动了不少手脚,因此事件的真相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可以说,“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玄武门之变’”。某虽不才,闲时乱翻史书,渐渐的,心中便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玄武门之变”。

一、李建成其人

李建成如今一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就是一酒色之徒,真是可怜!其实历史上的李世民比他可好色多了,而且还从不注意影响,于是“纳谏”之外留下“唐宗好色”的“美誉”。李建成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这已是史学界公认的了。但是他比不上李世民,我也这么认为,李渊他都比不上的。不过治国理政的才能倒很难说,因为贞观之治的制度基础就是武德年间打下的,只是当时李建成在老爹身边究竟做出了些什么贡献也不得而知。而在军事谋略和政治谋略上,李建成恐怕就远不如李世民了。这一来嘛,是因为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实在太强了,整个历史上都没几个能跟他比肩的,所以很难想象与之同时代的除了李靖竟还有一个李建成堪与其相比。二来李建成本身在军事上也没有多大建树,一方面是因为李世民每逢战事就主动请缨,李建成就懒得跟他争了;另一方面则他提出过一个馊主意:迁都避突厥。李渊当时头脑发热竟也一时同意了。要真这么做,关中不知道会有多少突厥兵来搜掠,幸亏李世民又积极劝谏了回去。而政治上的谋略不怎么样,则是因为李建成跟李世民斗,主意几乎都是李元吉出的。而且李世民去收买李建成的部下,都是那种官职较低却又掌握关键性权力的人,所以“一枪一个准”,比如在玄武门看门的常何;而李建成却去收买李世民的心腹爱将,结果当然一个没捞着——简直太小看他弟弟得人的才能了。

但是,李建成有一点很好,跟与他的出身相差十万八千里的无赖皇帝刘邦有点像,就是“好谋能听”。有三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李渊在隋大业十三年起兵望关中进发的途中,遇上大雨,粮草难继,前方镇守霍邑的宋老生是一员猛将,后方又传来刘武周将要联合突厥袭占太原根据地的消息。这时李渊想要退兵回太原再作打算,很多将领都表示赞同,关键时刻,李世民挺身而出,慷慨陈辞,仍是说不动李渊,却把李建成说服了,表示赞同。只是接下来李建成的表现就远不如李世民,李世民性格主动积极,当晚便跑到李渊帐外去哭诉,终于使李渊回心转意。当然这件事有不少人认为李世民是吹牛的,不过我倒觉得,这件事也很符合李世民的性格,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就宁可相信了!

而第二件事,则是李渊初得关中,由于洛阳有内应,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攻打洛阳,很快便陷入了僵局。李世民再次分析形势,认为“关中未定,虽得东都亦不能固守”,不如回去算了。当时的关中割据势力还有西秦霸王薛举父子,而洛阳的守将王世充又是群雄中军事能力最出色的,洛阳附近则还有李密的几十万瓦岗军在等着坐收渔利,所以这个建议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李建成作为主帅,听了点点头,认为弟弟说得有道理,立马撤军了,路上又听李世民的设下埋伏,让前来追击的王世充偷鸡不成蚀把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7351/22763268046.html

更多阅读

《智者无敌》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曾有一批日本革命志士站到了中国人民一边进行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中共党员的日籍情报人员中西功就是突出代表。他在隐蔽战线做出了中央称道的具有战略意义的贡献,为了信仰,舍生忘死和临危慷慨凛然的气概连敌手也为之

玄武门——刀光剑影的政变之门 玄武门之变

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不论是《新唐书》和《旧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唐纪》,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

唐朝历史上的四次“玄武门之变” 唐朝历史小说

2011西安世园会开幕第21天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唐纪》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浪漫诗人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

声明:《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真相被解开了》为网友常愿花色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