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生病并长寿的名人 这样生病竟能长寿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人们眼中的药罐子,看起来好像随时都能撒手而去一样,但是往往这类人到最后反而会比一些健康人还要长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而那些平素健康的人却往往早早离开人世。

  研究证实,即使是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只要摒弃不良嗜好,坚持锻炼,细心调养,也能成为百岁寿星。那么,“老病号”长寿原因何在?

  “老病号”更懂得保养

  通常体弱多病者大多蕴含一种求生欲望所赋予的本能,因自知有病,常能珍惜和保养自己的身体。

  长期调理得当,往往比那些“壮”而忽视自我保健的人更长寿;而自觉没病的人却容易麻痹大意,以致忽视了各种危险信号。

  很多人嘲笑“药罐子”们太夸张,有一点小病就吃药,事实上,这正是“药罐子”的优势所在,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有病赶紧治,并能够早期发现疾病。

  同时,“药罐子”也会根据医生的嘱咐和以前的患病经验“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吃一通。

  如果自己吃药不管用,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到医院去治疗,因为他们最清楚,不治疗,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而这些是很多健康人都无法做到的。

  “老病号”不害怕得病

  小毛病不断,大毛病不犯,这样的情况也多出在“药罐子”身上。

  “药罐子”习惯了与疾病打交道,在疾病面前,他们首先不会害怕,在“气势”上就占了上风。

  体弱多病者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每“拼搏”一次,都可能为自己身体挣得一笔宝贵的财富。

  而身体健康者,一旦患病,往往会把自己的病情往坏的方面联想,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老病号”心态较平和

  体弱多病者一般不争强好胜,不做力不从心的事,他们深知自己身体有病,经不起大喜大悲、患得患失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他们的心态比较平和,不仅对身体,对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期望值也不会太高,遇事能做到心平气和。

  这样,能量消耗相对缓慢,节约了生命能源。然而,一些平时看来比较健康的人,盲目地认为自己身体好,生活不规律、饮食无节制;

  而且争强好胜,久而久之使身体抗病能力下降,不得病的时候还相对正常,一旦得病,往往就是大病重病。

中年生病并长寿的名人 这样生病竟能长寿

  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其特点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并且能在动物和人群或人群间传播。自然界的微生物种类是天文数字,这其中仅有一小部分是对人类致病的,也就是所谓的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和螺旋体。

  另外,有一些寄生虫和昆虫也会寄生于人体,并具有传染性,也被归入传染病病原体范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7451/37363231383.html

更多阅读

慈利县溪口镇的名人之谜 慈利县溪口镇

慈利县溪口镇的名人之迷 王春初又名育寅,人称“春胡子”。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溪口镇。北大毕业,曾留学日本。在日期间,得其大师兄杜心五的引荐,结织过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人,并于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组织。回国后,曾在

善于拍马屁的名人 名人善于观察的故事

郭沫若李白和杜甫李白和杜甫善于拍马屁的名人历史不能篡改,学问不能造假,这是做学问者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可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出了一本“学术著作”叫《李白与杜甫》,因为毛泽东喜欢李白,所以郭沫若在此书中

中国古代长寿的名人100位 古代长寿多少岁

说明:专列中国古代享年80岁以上的名人,包括传说中享有神奇年龄的人物, 80岁实为78周岁,古代人按虚岁且逢9做寿。远 祖1、彭祖:中华第一寿星,姓笺名铿,颛顼孙子(黄帝第八代孙),尧封地彭城,后世称他为彭祖。师从尹寿子,隐居武夷山,商末已有767岁(或

积极与消极的心态对比 积极心态的名人名言

积极心态的名人名言1、凡事总要有信心,老想着“行”。要是做一件事,先就担心着"怕咱不行吧”,那你就没有勇气了。――盖叫天2、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4

盘点患癌却长寿的名人 鸡肉可降低患癌风险让人长寿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根据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吃鸡肉而不是红肉可以减少罹患癌症的风险,让人长寿,研究发表在《内科学文献》杂志上。研究人员发现,在死亡的人群中,11%的男性和16%的女性如果减少红肉的摄入,可能活的

声明:《中年生病并长寿的名人 这样生病竟能长寿》为网友兲兲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