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的午后,57岁的吴老板坐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普外科的病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和家人有说有笑地聊着,声音洪亮、脸色红润、行动自如。如果不是身上的病号服提醒着他是一名病人,别人还以为他是一名访客。就在一个星期前,他刚接受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给他动手术的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助理、普外科主任兼胃肠胰外科主任牟一平教授。
胰腺癌,因病程短,进展快,治疗效果差,被称为“癌中之王”。牟一平教授说,近年,全球每年有20万人死于胰腺癌,尤其是发达国家。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其发病率从以往4/10万-5/10万上升至11/10万-12/10万,大有“赶欧超美”的势头。
在以前,“胰腺癌”三个字往往意味着被判了“死刑”,因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相等。许多患者动完大刀后,基本与病床为伍,直到去世。现在,随着机器人辅助外科系统和高清腹腔镜的出现,胰腺癌的治疗进入精准微创时代,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所以,展现在胰腺癌患者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应酬不断的吴老板坚持年年体检

今年体检查出了胰腺癌
吴老板,在绍兴做点小生意,应酬比较多。10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压。应酬难以避免,但健康也很重要,所以吴老板每年坚持体检。两年前,他查出了糖尿病。
上个月前,吴老板又去医院做今年的体检。结果显示,其他指标都好的,就是空腹血糖高达14点几,超出正常值两倍多。当医生的女婿知道后,建议他再去医院做个系统的检查。结果CT提示,他的胰腺上有个肿块。
在女婿的陪同下,吴老板找到了牟一平教授,被诊断为胰腺癌,肿块位于胰头颈部,大小为2.6厘米×2.1厘米,需要立刻手术。
手术由牟教授亲自主刀,在腹腔镜下做的,先在腹部打了5个小孔(其中一个打在肚脐眼里),每个约1-2厘米大小。术中,吴先生没有输一滴血;术后第二天,他已能自行下床。
早期胰腺癌患者适合做微创
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胰体次之,胰尾部最少。目前,手术是学术界认可的可能治愈胰腺癌的唯一方式,也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然而,多年来,胰腺癌手术一直被喻为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
“胰腺手术的难点,不仅在于胰腺的位置很隐蔽,术中涉及分离切除胃、肠、胰、胆等多个解剖结构,须精准解剖分离出各条大血管,细致地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还在于术后要重新建立被分割的器官组织的联系,让它们重新运作,等于是先‘破坏’,后‘重建’。另外,胰腺手术后的胰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很高,特别是胰肠吻合口漏合并出血是最危险的,是致死性的。胰液具有腐蚀性,如果发生胰漏会腐蚀血管引起出血。”牟教授说,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创口小(传统的开腹手术,患者的整个肚子都要被划开,术后腹部会出现一个长约二三十厘米的‘人’字形疤痕)、术中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