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变中药材领域质量检验机构不足,体系不完善,落后于中药业发展需要的状况,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天士力(44.43, 0.42, 0.95%)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建议国家应加快建设社会化、多元化的第三方检验公共平台,提高中药材的质量保障水平。

据闫希军代表介绍,目前在中药材领域,我国第三方检验服务业仍显得薄弱,机构设置不足,体系建设不完善,检验人员及能力都还不适应中药行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缺乏检验平台,客观上为中药材行业衍生出诸多的制假售假问题留出了空间,一些经营中药材的经营户无证经营中药饮片,药品经营企业与医疗机构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中药材质量检验主要依赖于各级各地药检所与质监部门,在人员、技术、资金等业务资源往往受限于上级主管部门,全国监管系统从事中药监管检验的人员不足3000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难以保证检测和监管到位。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当前中药材质量监管与检测服务现状,闫希军代表建议应加快打造一批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中药材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专项研究系列标准体系、建立中药材质量与安全信息化系统、构建中药材服务创新体系以及市场运营模式等,将为中药材优质优价的市场良性运行环境提供有效途径;随着中药材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加强,政府自查自检的模式会逐渐被第三方机构逐步取代,同时又能有力的协助政府监管,助推中药材行业逐渐走向规范。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具有不同内涵、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部分,即中药材、民间药和民族药。
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来相沿药学叫做“本草学”。全国有十七大中药材市场,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在安徽省亳州市。
药材认识,旨在收集全国中药材品种。各药均按名称、来源、形态、环境、栽培、采制、化学、药理、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制剂等编写,并附以彩色图。内容丰富,资料较准确可靠,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进行研究,可供科研和临床的参考。
延伸阅读:四川开展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中药竟含安眠药成分 大妈吃中药治失眠4天见效中药注射剂退市呼声又起 存安全问题大方切实加强中药产业品牌创建咖啡亦是一味好“中药”道真县“四抓四促”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