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入门”这个版块周天会继续推视频哦!但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们新增这个版块就是主要以文字为主的古诗教程。如果觉得好,请在阅读完成后点赞哦!
拜入诗门:中华古诗教程
——古诗五天入门完全手册
第一课:押韵问题——音韵是个纸老虎
汉语诗歌每句的字数,到《楚辞》的时候就开始变了,四字变六字,甚至后来每句字数变得更多。那么,怎么就变了?谁要求的?
可以说,人没要求,是历史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诗歌独立于歌曲之外,不再仅仅是歌词了,而是要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慢慢的,大家作诗用四个字表达思想感情不够使了。为了欣赏的需要,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艺术的需要,为了——总之,屈原他老人家就楚辞了,作得也很好听,关键是大家也觉得很好听,也觉得是艺术,大家承认这是诗歌。所谓诗歌的历史发展,就这么回事。汉代发展出五个字的乐府诗,甚至更多的形式,例如汉赋,汉赋一般都是四六对仗。

作诗这件事,应该说在隋唐这个格律规矩之前,真的就是靠才气,你如果有本事,你觉得你能够作得出来,那就弄呗,诗歌本质上是这样一个东西。
经过一千年来的历史总结,到了隋唐时候那时候已经发展出五言诗、七言诗,每句都是五个字组成的诗就是五言诗,每句都是七个字组成的就是七言诗。在那个时代,经过总结,认为这个五言或者七言最适合表达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音韵如何在诗歌里进行应用,一千年的经验也得到总结。
当时的唐朝文化人商量,既然是一千年的历史经验,为了推广这种文化干吗不定个规矩呢?于是就把规矩定下来了。这件工作,对现当代人来讲,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但是对唐朝人来讲,这是一种新的诗歌创作要求,属于“新诗”,是他们的“现当代”作品。符合唐朝人规定的诗歌创作要求的诗,唐朝人起名“近体诗”(或“今体诗”);在唐朝人看来,唐朝之前是古诗,叫“古体诗”。
古体诗没统一的写作规则,写得好就行,没啥需要专门遵守的。近体诗则有明确的音韵创作要求,五言诗、七言诗的每句话,每句话中的每个字的位置,该用什么类型的音,不许用什么类型的音,等等,这些都是有明确要求和规范的。
对现当代人来讲的古诗,有两类:一类,是没写作规矩的古体诗,好听就可以了;另一类,是有写作规矩的近体诗,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规矩的诗歌。近体诗因为有着写作规范,所以也叫格律诗,违反格律的,就是不合格,合乎格律要求的,就是合格,就是诗歌。
朋友们看完记得点赞哟~